19世紀中期印度封建主參與領導並以印度雇傭兵為骨幹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全民性起義。西方人習慣稱之為印度雇傭軍兵變或士兵起義。

英國殖民者把起義者縛在炮口上處以死刑(繪畫)

  起義的原因 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英國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殘酷地剝削農民,摧毀印度手工業,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並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土邦王公的不滿。1849年英國吞並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雇傭兵的特權,使他們十分氣憤。印度雇傭兵是穿上軍服的手工業者、農民和被剝奪土地與特權的小地主,他們同印度社會廣大階層反抗殖民統治的要求息息相通。大起義前夕,英印當局兼並的土邦領地約占當時土邦總面積的1/3。當局還以各種借口剝奪土邦內的封建主領地、各種免稅土地和柴明達爾地主的土地,從而引起印度封建勢力各階層的不安,他們中的很多人參加並領導瞭後來的起義。當時,印度雇傭兵共有23.8萬人,英國官兵對他們實行種族歧視和壓迫,不尊重他們的宗教習俗,下令他們剃掉胡須,去除種姓標記。1856年殖民當局頒佈的《普遍兵役征募法》和前期頒發的《喪失種姓資格法》,更激起印度雇傭兵的憤怒和惶恐,他們和英國人的關系更為緊張。

  起義的醞釀和開始(1857年初至5月中旬) 1856年,英國發動瞭一系列侵略戰爭,從印度抽調大批兵力前往伊朗和中國,致使印度許多戰略要地沒有英軍駐防,從而為大起義的醞釀提供瞭有利的條件。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開始在廣大城鄉進行各種形式的反英宣傳。1857年初,馬爾瓦和西北各省農村中傳遞著神秘的烤薄餅。2月,這種被看作起義信號的烤薄餅傳到瞭德裡城下。在雇傭兵中則傳遞著有同樣意義的紅蓮花,而且產生瞭秘密組織五人會——潘查雅特,並把起義日期預定為當年的5月31日。由於英國殖民當局發給士兵塗有牛油和豬油的子彈,大大侮辱瞭他們的宗教感情,從2月到4月,英印軍隊嘩變事件不斷發生。英印軍事當局對印度雇傭兵的高壓政策導致大起義提前到來。5月10日,在密拉特發生士兵、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聯合起義。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裡,擁立莫臥兒遜帝82歲的巴哈杜爾·沙二世恢復莫臥兒王朝,並成立瞭領導機構——由10人組成的軍政管理委員會。

  高潮階段(1857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 起義者占領古都德裡,激發瞭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5月,莫爾維·阿赫馬德·沙領導奧德人民起義。6月,那那·薩希伯坦提亞·多比領導坎普爾人民起義,年輕的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領導占西人民起義,普拉塔普·辛格別尼·馬德霍領導拉傑普特人民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裡、坎普爾、勒克瑙。從5月10日到8月中旬,除少數幾座孤城外,大部分地區已被起義軍所控制。但各地義軍缺乏統一領導,並在勝利後紛紛奔向德裡,削弱瞭各地對英軍的牽制和打擊,從而使英印當局逐漸穩住陣腳並伺機反撲。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瞭英勇的德裡保衛戰。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汗被任命為德裡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汗,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德裡陷落。巴哈杜爾·沙二世投降後被囚於仰光。

  相持階段(1857年9月中旬至1858年6月) 德裡陷落後,起義軍從各地集中於勒克瑙,至1858年初已接近20萬人,其中約3.5萬人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雇傭兵。然而,他們大部分人的武器隻是馬刀。封建貴族集團反對莫爾維·阿赫馬德·沙對軍隊的領導,並把他投入監獄。在起義軍士兵要求下,才將他釋放,但為時已晚,英國9萬名精兵已包圍瞭勒克瑙。從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開展瞭艱苦的保衛戰,但最終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瞭占西保衛戰。

  遊擊戰爭階段(1858年6月至1859年底) 1858年6月,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的犧牲,使起義軍失去最後一座大城市——占西。各地起義軍放棄瞭陣地戰,活躍在羅希爾坎德、戈臘克普爾、班德爾坎德、傑格迪斯佈爾和中印度西部許多地方,人數約15萬。除原有的著名領袖之外,還湧現出善於進行遊擊戰爭的庫馬爾·辛格和阿馬爾·辛格。起義者曾多次使英軍首尾不顧、疲於奔命。但由於內部爭執,起義軍無法協同作戰;英國殖民者又實行收買政策,許多封建主叛變。1859年1月,巴克德·汗、那那·薩希伯退走尼泊爾。4月18日,坦提亞·多比遇難。年底,零星的遊擊戰最後停止。

  失敗原因及歷史意義 大起義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作為起義主力軍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隻能因為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而把自己的革命綱領同恢復莫臥兒王朝聯系在一起,更由於他們的落後散漫、眼界狹小而使大起義始終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無法統籌全局,最終難逃被各個擊破的厄運。參與起義的封建王公和地主隻想恢復封建舊秩序而置廣大起義者的要求於不顧,嚴重制約瞭起義的勝利發展。印度社會內部因有的種族、種姓、宗教上的諸多陋習,則為在政治、經濟、軍事、統治經驗等各方面均占有絕對優勢的殖民當局提供瞭活動空間,使他們最終得以鎮壓瞭這次歷時兩年的規模空前的民族大起義。

  大起義沉重打擊瞭英國的殖民統治,暴露瞭英印殖民統治的不穩和腐敗,迫使英印當局開始調整殖民政策,采取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改良措施。大起義給英印當局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沉重打擊,客觀上支持瞭亞洲其他國傢的反英鬥爭,延緩瞭英國對這些國傢的侵略進程。大起義是印度歷史的轉折點,加速瞭印度民族的覺醒,給後來的印度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運動和獨立運動以深遠影響。大起義雖然失敗瞭,但它最終導致瞭印度的政治獨立,因而在亞洲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推薦書目

 季羨林.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

 王藻. 一八五七年印度人民起義. 北京: 三聯書店, 1962.

 培論. 印度通史.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