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後期王室占卜用的龜甲和獸骨。商代常用甲骨占卜吉兇,藉以指導行動。蔔畢將所問之事或所得結果刻或寫在甲骨上面,此即甲骨蔔辭;所用文字即甲骨文。甲骨以不刻文字者占多數。殷墟甲骨的發現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受到中外學術界極大的關註,以致在世界範圍形成新的學科——甲骨學。

  商代用甲骨占卜有固定程式。先要對甲骨加工整治,多在其背面施以鑿、鑽。鑿為長槽形、梭形或橄欖形凹凹槽,鉆即鑿旁的半圓形或橢圓形窠。占卜時用火炷在鑿、鉆處燒炙,然後通過甲骨背面出現的“卜”字形裂紋(卜兆)的狀況判斷吉兇。占卜之後再行刻辭。

  發現與收藏 商王朝滅亡後,殷都逐漸淪為廢墟,甲骨湮埋於地下,無人知曉。1899年,金石學傢王懿榮將它從中藥的“龍骨”中識別出來,又經過金石學傢羅振玉查訪考證,查明甲骨出自安陽小屯,殷墟甲骨始為世人所知。一百多年來,殷墟所出甲骨約15萬片,其中約11.5萬片為農民私挖出土,近3.5萬片為考古發掘所得。前者大部分收藏在國內的博物館、大學和研究機構,一部分流散至日、美、英、加、俄、德、比、荷和瑞士、瑞典等國傢;後者主要藏於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著錄和研究 殷墟所出甲骨文資料大多著錄出版,著錄書已近百部。其中較重要的有羅振玉編的《殷虛書契》、《殷虛書契菁華》、《殷虛書契後編》,考古學傢董作賓編的《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的《小屯南地甲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等。其中《甲骨文合集》是一部大型書籍,為甲骨學和商史研究提供瞭系統的科學資料。流散國外的甲骨文資料,有些也已著錄出版。

卜骨(殷墟小屯西地出土)

  在出土和流傳過程中,不少甲骨破碎,多有學者致力於綴合復原工作。學者們對甲骨文字進行考釋,利用甲骨資料進行商史研究。不少學者還研究甲骨分期斷代。關於甲骨分期,學界主要行用的是董作賓的五期說:第一期為商王盤庚、小辛、小乙、武丁時期,第二期為祖庚、祖甲時期,第三期為廩辛、康丁時期,第四期為武乙、文丁時期,第五期為帝乙、帝辛時期。此外還有九期、三期等分法。

  學術價值 殷墟甲骨的學術價值重大。①甲骨上的文字資料彌補瞭先秦典籍中有關商史記載的不足,學者們運用這部分資料,結合考古和民族學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較好地闡明瞭商代社會的面貌。②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它在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③甲骨文中有不少關於天文、歷法、氣象、農學、醫學的記錄,為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瞭珍貴資料。④甲骨的發現與研究,促進瞭考古學的發展。為瞭尋找甲骨文,導致瞭1928年的殷墟發掘,這是第一次由中國學術機構獨立進行的大規模考古發掘,標志著近代中國考古學的誕生。甲骨研究對商代考古尤其重要,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絕對年代主要依據甲骨文的分期斷代來確定,不少商代後期遺跡遺物的性質和年代,都必須依靠甲骨文研究成果來推斷等。

  

推薦書目

 胡厚宣. 五十年甲骨發現的總結.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51.

 嚴一萍. 甲骨學.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8.

 王宇信. 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