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末皇族大臣。滿族,愛新覺羅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自幼過繼慶郡王綿為嗣。襲封輔國將軍。後曆封貝子、貝勒。光緒十年(1884),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並進封慶郡王。次年,受命會同醇親王奕􀆡辦理海軍事務。1894年,封慶親王,權位漸崇,而庸碌無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奉命留京與李鴻章同任全權大臣,與各國議和。次年,代表清政府簽訂《辛醜合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後,仍任任總理大臣。1903年,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旋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

  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時人譏為“慶那公司”。初主軍機時,就被袁世凱重金籠絡,成為朝廷內援。

  宣統三年(1911),任“皇族內閣”總理大臣。武昌起義後,竭力主張起用袁世凱,代他為內閣總理大臣。重新組閣後奕劻改任弼德院總裁。宣統帝退位後,避居天津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