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學名楊序清。生於貴州三穗木界村,卒於北京。1921年畢業於省立農業中學。1923年在重慶入川滇黔軍第18團任營的軍需。1926年春入廣州黃埔軍校第5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7年春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轉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反擊叛軍夏鬥寅部的戰鬥。同年6月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20軍3師任連政治指導員。8月參加南昌起義。起義部隊南下廣東作戰失利後,任連長,隨部轉戰閩粵贛湘邊。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同年4月隨朱德、陳毅到井岡山,任工農革命軍(後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28團連長,參加反國民黨軍“進剿”、“會剿”作戰。後兼任留守主任,在反“會剿”的困難條件下,負責傷病員管理工作,解決給養和醫藥供應。1929年1月隨紅4軍進軍贛南、閩西,任紅4軍副官長。1930年起任紅12軍副官長,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務部部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經理部兼紅軍總兵站主任、總供給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組織兵工、軍需、醫藥生產和物資供給,並創辦後勤學校,培養後勤幹部。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任軍委先遣工作團主任。到達陜北後,任紅一方面軍後勤部部長,參加東征、西征戰役。1936年12月任軍委後勤部部長兼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兵站部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軍委總供給部部長兼黃河兩延(延長、延川)衛戍司令員、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校務部部長。1938年冬因病到蘇聯就醫,次年先後入蘇共遠東局黨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6年1月回國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後勤部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後勤部政治委員,先後在佳木斯、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和雞西等地組織領導軍工生產。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軍需部部長,大力組織擴建軍需工廠、兵站、醫院和倉庫,為部隊進行遼沈、平津戰役提供瞭物資保障。1949年起任華中軍區、中南軍區軍需部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輕工業部部長,中南軍區第一副參謀長兼後勤部部長,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院務部部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是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二屆、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