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寒溫帶山區役肉兼用牛品種。1821年以來,由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牛和本地牛進行長期雜交並經過精心培育而成,在形成過程中曾導入蒙古牛和乳用牛的血液。主要產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及毗鄰各縣。分佈於黑龍江的牡丹江、松花江、合江等地及遼寧省沿鴨綠江一帶朝鮮族聚居的水田地區。

  延邊牛體質結實,適應性強。胸部深寬,骨骼堅實,被毛長而密,皮厚而有彈力。公牛頭方額寬,角基粗大,多多呈一字或倒八字形角,頸厚而隆起,肌肉發達。母牛頭大小適中,角細而長,多為龍門角,乳房發育較好。毛色多呈濃淡不同的黃色。鼻鏡一般呈淡褐色,帶有黑斑點。成年牛的體重較大,公母分別為465千克和365千克左右,體高、體長、胸圍公母分別約為131厘米、122厘米、152厘米和141厘米、187厘米、171厘米。性情溫順,持久力強,瞬間最大挽力公母分別為425千克和331千克。能拉車、耕地、馱運等,不僅適用於水旱田耕作,並善走山路和在傾斜地帶工作,不易疲勞。產肉性能良好,屠宰率58%以上,凈肉率47%左右,眼肌面積約75.8平方厘米。肉質柔嫩多汁,鮮美可口。性成熟期公母牛分別為14和13月齡。繁殖年限為15~22歲。年泌乳量一般為700千克左右。耐寒,耐粗飼,抗病能力強,是寶貴的抗寒冷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