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書法篆刻論著。吾丘衍撰,共2卷(今本拼為1卷):卷上為“三十五舉”,前十七舉講授篆書技法原則,後十八舉論述古代印章的基本特點及篆印(設計印稿)原則;卷下為“合用文集品目”,內容是介紹有關篆隸字體的常識及古人著作、碑刻等工具書;書後附錄雜記漢印鈕制、印油製作及清洗印章等知識。此書最主要的內容為“三十五舉”,是歷史上最早的印章藝術研究論述,在印學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後人往往將《學古編》直呼為《三十五舉》。作者吾丘衍(一作吾衍衍,1272~1311)字子行,號貞白居士,浙江太末(今龍遊)人,學識淵博,擅長篆書。《學古編》成書於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傳世版本甚多。此書在論述印章藝術時反復強調以漢印為正途,提倡“方正”、“渾厚”、“不可太怪”等觀點,被奉為科律。對明清篆刻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清桂馥有《續三十五舉》、《再續三十五舉》、《重定續三十五舉》各1卷。姚晏有《再續三十五舉》。

《學古編》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