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元素符號Br,原子序數35,原子量79.904,屬週期系ⅦA (或17)族,鹵素。

  簡史 1824年法國A.J.巴拉爾將氯氣通入鹽湖的苦鹵母液,溶液變成棕紅色,由於當時已經發現氯和碘,巴拉爾將紅棕色物質誤認為氯與碘的化合物,1826年巴拉爾才確定它是元素溴。法國科學院委員將它命名為bromine,來源於希臘文brōmos,原意為“臭味”。

  存在 在地殼中,溴的含量為2.5×104%,均以溴化物的形式存在。海水中平均含溴6.5×103%。某些鹽湖、溫泉、鹽井中也含有溴,自然界還有少量溴化銀礦。天然的溴由兩種穩定同位素組成,它們是溴-79和溴-81。

  物理性質 在常溫、常壓下,溴是唯一的液態非金屬元素;有惡臭;熔點-7.2℃,沸點59.10℃,密度3.105 5克/厘米3(25℃)。氣態溴為紅棕色,液態溴為暗紅色,固態溴幾乎為黑色。溴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53克/100克H2O(20℃),溴的水溶液稱為溴水。在非極性溶劑(如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中的溶解度較大。

  化學性質 溴原子的電子組態為3d104s24p5,氧化態 -1、+1、+3、+4、+5、+7。溴不如氯活潑,是中等強度的氧化劑。除個別貴金屬外,溴能與所有的金屬化合成溴化物,也能與電負性比它小的非金屬形成共價型溴化物,如PBr3。如果溴與電負性比它大的非金屬化合,則溴呈正氧化態,如BrF3、BrCl。溴能與一些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作用,如溴能氧化II2,氧化S2−為單質S;溴還能與許多有機化合物發生取代反應或加成反應。

  制法 生產溴的原料為海水和鹽湖水的鹵水,以及處理鉀鹽礦(光鹵石,鉀石鹽)過程中的母液。在這些液體中,溴以溴化物形式存在。將氯氣通入pH為3.5的這類液體中即得溴:

2Br +Cl 2 脞 2Cl +Br 2 用碳酸鈉溶液吸收空氣吹出的遊離溴,得溴化鈉和溴酸鈉,再經酸化,使溴重新釋出,然後用蒸餾法提純。也可通入二氧化硫到含遊離溴的溶液中,可得到濃度較大的 溴化氫溶液,然後通入氯氣和水蒸氣,從溶液中再次釋出單質溴。

  應用 單質溴主要用於制備無機和有機溴化物,也用於漂白、消毒和制備殺蟲劑。工業上用量最大的溴化物是二溴乙烯,它是汽油抗爆劑的重要組分,可減低鉛的毒性。

  安全 液態溴與皮膚接觸會破壞組織,導致難以治愈的潰瘍,它還能刺激眼、鼻和氣管的黏膜。空氣中溴的允許含量不超過0.002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