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位於恒河支流亞穆納河左岸,舊德裡城的南側,海拔217米。人口1 675.3萬(2011)。是印度第三大都市。因區別於舊的德裡而得名。德裡是一座千年古城(初建於993年),而新德裡完全由英國殖民政府新建。1912年“英屬印度”決定將首府從加爾各答遷回莫臥兒帝國時代的都城德裡,即著手在德裡以南3千米的一片荒地上上營建新的行政中心。前後歷時15年,於1929年建成。1931年英屬印度的首府正式由德裡城遷此,並命名為“新德裡”。1947年印度獨立後,定為首都。但與德裡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二者聯合組成一級政區德裡中央直轄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型。11月至次年5月是幹季。盛行西北風,空氣十分幹燥,平均降水量85毫米,占全年降水的11%。又可再分為涼、熱兩季。12月至次年2月為涼季,是新德裡全年天氣最佳季節,月氣溫為14~17℃。因受喜馬拉雅山屏障的影響,一般不甚寒冷;3~5月為熱季,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46.1℃。6~9月是雨季,平均降水量544毫米,占全年降水的85%。城市具西洋建築風格,與擁有傳統風格的德裡迥然不同。市區以印度門廣場和康諾特廣場為樞軸,街道采取輻射形式,伸向四面八方;街頭佈置有大面積綠茵坪和噴泉花園。市中心聳立著大圓盤式建築國會大廈和半球形結構的總統府等建築群,近年市區正向南、向西擴建。教科文機構主要有尼赫魯大學(1956)、甘地紀念館、尼赫魯紀念館、國傢博物館、國傢物理研究所、印度農業研究所等。還保存有建於1710年的古天文臺。交通樞紐,有7條鐵路和多條公路通向全國各地。與孟買、加爾各答和金奈合稱印度四大航空港,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在西南郊,市南另有瑟夫德爾·章機場。數十條定期航線聯系國內外許多大、中城市。

圖1 新德裡(中央為國會大廈)

圖2 位於德裡東南、風格別致的宗教建築蓮花廟

圖3 新德裡古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