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女小說傢。原名內蒂·賴林。生於德國美因茨一猶太古玩商人傢庭,卒於東柏林。1919~1924年在海德堡、科隆學習藝術史、歷史、哲學和漢學,1924年獲博士學位。1928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3年被捕,後逃往法國。1940年經馬賽流亡墨西哥,在那裏擔任《自由德國》雜誌編輯和“海涅俱樂部”主席。1947年返回柏林。1952~1978年任民主德國作傢協會主席。1978年直到逝世為該協會名譽主席。她在20世紀德國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是具有鮮明政治傾向的作傢,無產階級代言人。創作中心始終圍繞著德國人民在20世紀多變的歷史命運。她認為文學的首要任務在於探究人的行為動機和社會結構,不是單純為瞭描述,“而是以寫作進行改變”。青年時代受M.高爾基、F.M.陀思妥耶夫斯基、G.E.萊辛、H.von克萊斯特、G.畢希納等影響,寫作風格呈多重性。作品直接反映德國發生的政治事件,創作可分3個主要階段:截至1933年的早期作品;1933~1947年流亡中的創作和1947年後在蘇占區及民主德國時期的晚期作品。

  1928年發表的描寫漁民反抗剝削的短篇小說《聖·巴巴拉漁民起義》,具有新現實派風格,以快速變換場景和視角的手法塑造形象,是早期代表作。奠定西格斯世界聲譽的是長篇小說《第七個十字架》(1942)。描寫納粹統治時期一個集中營7個囚徒越獄逃跑的故事。最終主人公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逃脫納粹追捕,從而戳穿瞭法西斯制度不可摧毀的神話,極具震撼力。小說綜合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如蒙太奇技巧、內心獨白、現實和超現實層面的重疊等,追求一種總體性表現。《過境》(1944)是包含許多作者個人經歷和自傳因素的自白式長篇小說,是西格斯流亡創作中的第二個高峰。描寫德軍逼近,流亡者在馬賽爭取出境時種種不安和痛苦,同時再現主人公精神上成熟和發展的復雜、矛盾的過程。大量運用電影連續鏡頭手法,在對歷史事件作客觀敘述的同時,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短篇小說《已故少女的郊遊》(1946)將歷史、自傳和夢幻糅合在一起,描寫作者當年的女友們在納粹統治時期所走的不同道路,提出重要的道德主題——在納粹時期人們應該怎樣行動?長篇小說《死者青春常在》(1949)概括德國1918~1945年歷史,重點描寫右翼勢力及其社會基礎的工業界、大地主和軍界。之後創作以現實生活為主題,如日常問題、和平運動等。同時,人的覺悟過程、決心的產生、道路的選擇亦為西格斯後期作品的議題。晚期主要長篇小說有《抉擇》(1959)、《信任》(1968)等。她還著有大量文藝理論著作,主張深刻細致理解藝術創作的美學實質與強調藝術的社會作用和藝術傢的公民職責相結合。20世紀30年代參加關於現實主義的著名論爭,與盧卡奇在文學是旨在改變現實的自覺行為這一目的上一致,但在方法上具有重大分歧。反對盧卡奇對現實主義的嚴格界定,認為每個時代,特別是危機和變革時代應有自身的藝術表達形式,論證現實主義方法的豐富性,提倡各種藝術手法共存,與盧卡奇強調創作的理性因素相反,提出親身經歷的美學因素,強調敘述及功能的“直接性”。主要理論著作《寄希望於人間,二十五年論文集》(1969)。她著有多部反映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作品,如隨筆《計秒表》、散文《駕駛執照》、報告文學《楊樹浦五一節》等。1951年訪華,著有遊記《在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