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所出中國唐代變文作品。現存4個寫本,均為殘本,缺題。約創作於晚唐。故事以《左傳》、《史記》、《吳越春秋》、《越絕書》等史書所記伍子胥事蹟為基礎敷演而成。楚平王強納子婦,進諫忠臣伍奢及其子伍子尚遭殺。子尚之弟伍子胥逃亡吳國,被任為國相,興兵滅楚,終報傢仇。後吳王夫差聽信讒言,子胥遇害。變文圍繞伍子胥不畏強暴、以死殉諫的人物性格主線,在對史傳故事予以適當減省的同時,增加瞭當時流傳的伍子胥民間傳說,如在伍子胥逃亡途中穿插浣紗女和漁夫捨身相助、姐弟相遇、夫妻不不認等情節,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動,人物個性更加突出。成功塑造瞭伍子胥堅毅不屈、大義凜然的悲劇英雄形象,表達瞭正義與邪惡鬥爭的主題,風格悲壯,規模宏大,為敦煌變文的代表作之一。整理本見於《敦煌變文集》、《敦煌變文校註》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