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泌尿外科奠基人。生於江蘇常州,卒於北京。1942年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47~1948年底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進修。中國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北京醫科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中華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協副主席。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院士,《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是第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世紀50年代初任北京市抗美援朝志願軍手術隊隊長。1949年在北京醫學院組建泌尿外科,後在協和醫院重建泌尿外科。1960年做中國首例腎移植手術。在國際上率先利用回盲腸進行膀胱擴大術治療膀胱攣縮取得成功。他確定腎上腺髓質增生是獨立疾病,證明一側腎切除後另一側腎的代償性生長與腎切除時的年齡密切相關。提出腎結核對側腎積水新概念。提出多種輸精管絕育法。曾擔任中國多位高級領導的醫療組長。多次為別的國傢的元首進行治療。1965年獲印度尼西亞“偉大的公民”二級勛章。1987年獲巴黎市政府最高榮譽獎章。1993年獲“比利時國傢醫學科學院榮譽勛章”。1995年“吳階平基金會”成立。1996年被英國愛丁堡皇傢外科醫師學院授予榮譽院士稱號。主持編寫中國第一部泌尿外科專著《泌尿外科學》,著有《外科學》《黃傢駟外科學》《腎臟病學》《性醫學》等。發表論文近200篇。2000年1月《吳階平文集》出版。2006年開始每年一屆評選“吳階平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