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教會教堂。又譯西敏寺。位於倫敦。原為本篤會隱修院,據傳由撒克遜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王塞培特於616年修建。960年由聖鄧斯坦擴建。1050年英王懺悔者愛德華再度將其擴建為一座帶有耳堂與中殿呈十字形的平頂教堂。1245年英王亨利三世下令拆除中殿之外的所有建築物,重修為哥特式的尖頂大教堂。中殿的改建始於1376年,一直持續到都鐸王朝時代。主建築東面的亨利七世小教堂始建於1503年。1519年竣工,以錐狀狀扇形拱頂聞名。1745年完成瞭西面兩鐘樓的修建,1880~1890年又重建北部的耳堂。教堂總長156米,寬22米,鐘樓高68.5米。整個建築群保持瞭亨利三世時期的哥特式風格。14~16世紀曾為英國國會會址。自英王威廉一世以來,除英王愛德華五世與愛德華八世外,歷代君王的加冕、婚葬儀式都在此舉行。也是英國名人的聖殿,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傢、政治傢、將領和詩人等的安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