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畫傢。字思善,號癡絕生。原籍睦州(今浙江建德東),後居杭州。父親王曄,字日華,號南齋,是杭州有名的作曲傢,著有《王日華樂府》。王繹受傢庭薰陶,自幼篤志好學,富有才華。年輕時即能作畫,並善寫照。十餘歲時曾為江南學者李孝光繪一小像,形態逼肖。後又經名傢顧逵指點,畫藝益進,成成為當時著名的肖像畫傢。陶宗儀在所著《輟耕錄》中詳盡記載王繹的事跡和繪畫成就,稱其畫像不但能描繪人的形貌,而且能表達出神氣,評價很高。著有《寫像秘訣》,收錄於陶宗儀《輟耕錄》,內有《彩繪法》、《寫真古訣》、《收放用九宮格法》等篇章。此書總結多年實踐經驗,提出較系統的畫像理論和具體表現技法,有許多獨到之見和切實之言。存世之作有《楊竹西小像》(故宮博物院藏),作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倪瓚補松樹坡石背景。畫元代高士楊竹西獨自曳杖緩行,人物神態閑適。畫法是白描兼用淡墨暈染,面部輪廓須眉勾描精細,衣紋線條則簡括洗練。全圖著墨不多,但人的神情、性格刻畫得自然、鮮明。據繪畫著錄中記載,王繹亦曾為倪瓚畫過肖像。

王繹、倪瓚合作的《楊竹西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