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產生的光子作用於系統表面時,在系統表面激發出電子,引起電荷的暫態再分佈,在系統表面感生電流並在其附近空間形成脈衝電磁場,稱為系統感生電磁脈衝或系統電磁脈衝。系統感生電磁脈衝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耦合到系統內部,對系統內部的電子設備造成威脅。核爆炸時,大部分能量以X射線形式釋放出來。在空氣密度很低的高空環境,X射線是系統感生電磁脈衝的主要光子源。高空核爆炸產生的系統感生電磁脈衝,對外太空的飛行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系統統感生電磁脈沖研究的基本內容與內電磁脈沖相同,主要研究光子產生的電流源和解麥克斯韋方程組。但它們之間又有區別。例如,內電磁脈沖的光子源主要是瞬發γ射線,它和物質的作用過程主要是康普頓散射,它的特性可用平均能量的光子時間譜描述。系統感生電磁脈沖的光子源主要是X射線,它與物質的作用過程主要是光電效應,源的特性用光子的能譜和時間譜描述。內電磁脈沖的初級電子源可認為是單能前向的;而系統感生電磁脈沖的電子源必須考慮其能譜、時間譜和角分佈。內電磁脈沖初級電流源的處理可用非自洽或自洽方法,而系統感生電磁脈沖的電流源必須用自洽方法或通過解玻耳茲曼方程求得。內電磁脈沖的次級電子運動規律,用電子、離子系統電荷平衡時的速率方程組求解,而系統感生電磁脈沖的次級電子運動規律,需要求解電子能量和速度方程組。最後,內電磁脈沖場建立在系統內部,而系統感生電磁脈沖場建立在系統外部及其附近空間。

  系統感生電磁脈沖的實驗研究主要采用模擬方式。實驗方法是把系統密封在一個真空室裡,並用閃光 X射線機產生的X射線進行照射,也可以直接用電子源向系統註入電子。

  系統感生電磁脈沖加固的原則與抗內電磁脈沖相似,即減弱源的強度,減少耦合和采用高抗幹擾電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