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徵物質中的磁通密度B或磁化強度M與其中的磁場強度H的關係的曲線。它反映物質的磁化特性。弱磁物質的磁化特性Bμ0(H+M)=μ0μrH是通過原點的直線,其中磁化強度M遠小於μ0H,所以其相對磁導率μr近於1。強磁物質(包括鐵磁物質和亞鐵磁物質)的磁化特性較為復雜,一般BM都不是H的單值函數,而且它們間的關系還與磁性材料的磁化歷史有關,因此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磁化曲線。強磁材料在電工中用途很廣,它們的磁化特性是分析與計算磁路、電磁場的原始資料。

  起始磁化曲線 磁性材料由磁中性狀態(B=0,H=0)在H緩慢單調增大的情況下測得的磁化曲線B(H)或M(H)。這種磁化曲線一般如圖1中曲線所示。

  基本磁化曲線 磁性材料從磁中性狀態開始,使磁場強度由±Hm單調變至抋Hm,可以得到一個穩定對稱的磁滯回線,由一系列Hm值所得到的各對稱磁滯回線的頂點的連線,又稱正常磁化曲線(圖2)。

  無磁滯磁化曲線 又稱理想磁化曲線。在強磁材料中加恒定磁場和一初始強度足夠大(能使磁化強度達到飽和)的交變磁場,然後使交變磁場逐漸減弱至零所獲得的磁化強度M與恒定磁場強度H的關系曲線,即圖1中的 B線。無磁滯磁化曲線在起始部分的磁導率比正常磁化曲線或初始磁化曲線大幾個數量級,隻要加很弱的磁場,無磁滯磁化曲線上的磁化強度就接近於它的飽和值。無磁滯磁化曲線上的磁化強度比同樣磁場強度下正常磁化曲線上的磁化強度高得多,因為在獲得這磁種化曲線的過程中所加的交變漸減的磁場強度克服瞭磁滯的作用。

  與前兩種磁化曲線相比,無磁滯磁化曲線上的M最高,起始磁化曲線的M最低,正常磁化曲線的M稍高但很接近於起始磁化曲線。

  交流磁化曲線 上述3種磁化曲線是基本的,它們都是靜態磁化曲線。強磁材料在交變磁場下的磁化特性因磁滯、渦流和趨膚效應以及磁後效應的存在而更為復雜。這些特性不僅取決於材料的磁性能,而且與材料的厚度(片狀的)和直徑(線狀的)、交變磁場的頻率、電導率、激勵波形等有關。這樣就有多種多樣的交流磁化曲線。但這時測得的“磁化曲線”已不是材料的內稟B-H曲線,而隻是在特定條件下獲得的某種等效的磁化特性。這樣的每一種材料的交流磁化特性隻適用於該種材料在與其測試條件一致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