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阻止或延緩食品氧化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和延長貯存期的食品添加劑。氧化不僅會使食品中的油脂變質,而且還會使食品退色、變色和破壞維生素等,從而降低食品的感官品質和營養價值,甚至產生有害物質,引起食物中毒。

  抗氧化劑按來源分為天然抗氧化劑和合成抗氧化劑兩類。按溶解性也可分成兩類:①油溶性抗氧化劑,常用的有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和沒食子酸丙酯(PG)等人工合成的油溶性抗氧化劑;混合生育酚濃縮物及愈創創樹脂等天然的油溶性抗氧化劑。②水溶性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及其鈉鹽、異抗壞血酸及其鈉鹽等人工合成品,從米糠、麩皮中提制的天然品植酸即肌醇六磷酸。

  食品抗氧化劑的作用比較復雜。抗壞血酸、異抗壞血酸及其鈉鹽因其本身易被氧化,因而可保護食品免受氧化。BHA和BHT等酚型抗氧化劑可能與油脂氧化所產生的過氧化物結合,中斷自動氧化反應鏈,阻止氧化。另一些抗氧化劑可能抑制或破壞氧化酶的活性,借以防止氧化反應進行。

  食品抗氧化劑通常用於油脂和含油食品,如油炸方便面等油炸食品的抗氧化。因其作用是阻止或延緩食品氧化變質的時間,而不能改變已經氧化的結果,所以使用時必須在油脂氧化前添加。在使用酚型抗氧化劑同時,添加某些酸性物質如檸檬酸和磷酸等,可顯著提高抗氧化作用。這些酸性物質稱為增效劑。通常認為它們可與促進氧化的微量金屬離子螯合,從而起到抗氧化增效的作用。

  由於人工合成抗氧化劑如BHA和BHT等的毒性較大,國內外對研究和開發天然抗氧化劑十分重視。除瞭研究提取植酸進行應用外,正在大力研究從米糠油、芝麻渣中提取米糠素、芝麻酚等類抗氧化物質。此外,還對氨基酸類、肽類、香辛料、類黑精和各種復合抗氧化劑進行研究。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中,抗壞血酸及其鈉鹽安全無害、作用顯著。異抗壞血酸及其鈉鹽雖無營養作用,但其抗氧化作用與抗壞血酸及其鈉鹽相同,且價格較低,有利於進一步發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