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面鞋。泛指以天然或化學纖維織物為面料製作的鞋。又稱便鞋。

  沿革 中國早在商周時代就有麻鞋和絲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前翹尖角青絲履,前翹部位有用五色勾畫出的各種花紋圖案,造型、色彩、裝飾已很講究。唐代鞋的造型受“天圓地方”說的影響,視鞋為地,因而鞋頭呈方形;鞋前蹺高聳,前幫上有鼻,用於勾住袍的下擺,隻露飾頭。當時鞋名以飾頭命名,如伏虎、鶴頭、鳳頭、聚雲、雲頭、重臺、笏頭履等,也也有用金箔葉片、珠寶為飾頭以示豪華。隨著社會的發展,鞋頭由方逐漸變圓,飾頭簡化,前蹺放低,漸漸近似現代佈鞋的造型,但仍為直腳(不分左右,可互換穿)。宋代以後,棉紡織品有所發展,棉佈開始較多地用於制鞋。歷史上佈鞋的品類有:貴族、官員穿的朝靴、官靴,小官吏、紳商穿的方官皂,平民百姓穿的雙梁鞋,老年人冬季穿的大雲鞋,漢族纏足婦女穿的弓鞋,滿族皇室貴族婦女穿的花盆底鞋等。幾千年來,佈鞋的制作一直采用手工縫绱工藝。1864年開始使用縫紉機,但生產工藝仍無大的變化。鞋底材料除少量高檔佈鞋用皮革外,基本上仍以棉佈為主。20世紀50年代前後中國佈鞋轉向工業化生產,開始采用電動縫紉機。50年代中期北京研制成功聚氯乙烯(PVC)塑料成型底用於佈鞋。60年代初發明瞭立式電力預熱模壓成型機,幾經改進成為圓盤註塑機,促進瞭佈鞋生產的發展。現在佈鞋已采用縫绱、註塑、註膠、粘合、硫化、模壓、澆註等7種成型工藝。鞋幫鞋底的材料也多種多樣。

  品類 按成型工藝分類有縫绱佈鞋、註塑佈鞋、註膠佈鞋、冷粘佈鞋、硫化佈鞋、模壓佈鞋、澆註佈鞋。代表性的品種有雙梁鞋、千層底佈鞋、工藝佈鞋、佈拖鞋、橡筋鞋、一帶鞋、五眼棉鞋、鞍棉鞋、大雲棉鞋等。

  雙梁鞋 因鞋前臉縫兩道皮條而得名。約始於明代,並流行至民國初年。傳統雙梁鞋為青佈面,“雙梁”用股子皮(經鞣制而成的驢皮軟革)縫合,鞋幫上緝納菱形圖案,采用手工正绱成型(圖1)。

  千層底佈鞋 因鞋底層次多而得名。是中國佈鞋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種之一。款式以尖口、圓口為主,鞋面多用貢呢,鞋底為白色。千層底佈鞋的生產過程主要分制底和縫绱兩部分。①制底:裁切5層鞋底型袼褙,每層均包白佈沿條,中間夾墊小塊袼褙,以保持鞋底的底心飽滿。跟部再加2層包沿條的後跟型袼褙,形成前5層、後7層整齊的鞋底。再用麻繩(φ=2.5mm)縫納。納滿針腳後用水悶濕悶透、捶平,然後手工翻绱成型。②縫绱:鞋底反釘、鞋幫反套於小一號的鞋楦上,即繃楦。取麻繩用彎錐彎針,將底、幫縫合在一起,扦上膛底佈,然後翻回裝楦、鞋底墻上抹粉、燙亮、烘幹、定型。

  工藝佈鞋 鞋面用綢緞等材料。鞋前頭繡花卉、鳥獸等圖案的為繡花鞋,鑲嵌珠子的稱珠繡鞋。鞋口為尖形或圓形,鞋底一般為牛皮革。成型方法與千層底佈鞋相同。低檔的多為佈面、塑料底,註塑成型。

  佈拖鞋 有前露式和前包式兩種。高檔拖鞋采用絲綢、呢絨佈料,其底多用牛皮軟革;次之以各種織物為面料,鞋底多用合成革。有的佈拖鞋在鞋面中夾用泡沫塑料,或采用裘皮、人造毛皮面料以保暖。

  橡筋鞋 俗稱懶漢鞋。在鞋幫背部或鞋口兩側裝入松緊帶,便於穿脫。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流行中國。尤宜中老年人打拳練功穿用,又稱功夫鞋。

  一帶鞋 淺口,腳脖處有一扁帶,套在鞋扦內,以便走路時跟腳不易脫落。出現於清末民初,長期流行於中國青年婦女中,造型優美、樸素大方。

  五眼棉鞋 一種鞋幫及踝的耳式棉鞋。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一直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常用防寒鞋。男鞋五眼,女鞋四眼,童鞋三眼或二眼。鞋幫一般采用沖服呢、燈芯絨面料,白市佈為裡,在鞋裡佈上絮棉或毛氈,通過緝納以保持服貼和絮棉均勻。初期都采用“千層底”、“毛佈底”,後以塑料底為主。以手工或機器翻绱工藝成型。現在采用縫绱、註塑、硫化貼膠等多種成型工藝。其優點是合腳、舒適、保暖性能好,素有棉花簍之稱。

  鞍棉鞋 因鞋形似駱駝鞍而得名。是清末民初以來中老年人喜歡穿用的一種棉鞋。鞋幫多采用青平絨或燈芯絨為面,以股子皮或青皮絨將裡外兩片鞋幫合在一起成單梁(稱合臉),幫、裡之間絮棉,並緝納成各種形狀的線跡,以保持棉絮均勻,較高檔的以絨佈為鞋裡。過去都以“千層底”或牛皮革為鞋底,現多用塑料底。成型方法同千層底佈鞋。其優點是樸素、大方、輕便、舒適、易穿脫。

  大雲棉鞋 因鞋幫周身納雲形線跡而得名。又因鞋形似魚,又稱大魚鞋(圖2)。其特點是古樸、典雅、輕便,既跟腳又便於穿脫,盛行於20世紀20~40年代。特別受北方老年男人歡迎。鞋幫一般為青帆佈為面,講究的以青緞為面。用股子皮將裡外兩片鞋幫合在一起,從鞋前頭至鞋口形成一條梁。白市佈為裡,面、裡之間絮棉(每雙約250g)。鞋底是用白色或素色舊佈疊絮而成的毛佈底。鞋底上有青佈包邊的厚底托,便於幫底縫合。鞋底厚度約15mm。手工正绱成型。質量要求達到“腮滿”(整個鞋幫在绱鞋時盡量成褶狀,並“吃”在鞋頭)、“跟固”(鞋後跟成圓形合腳)、“腰裡幹”(鞋前頭、後跟部位平整無褶)、“四柱周正”(不斜不歪),使穿著跟腳、舒適不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