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定的開採工藝,按一定的開採順序,剝離巖石、采出礦石的方法。露天開採工藝,按作業的連續性,分間斷式、連續式和半連續式,見附表。間斷式開採工藝適用於各種地質礦巖條件;連續式工藝勞動效率高,易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但隻能用於鬆軟礦巖;半連續式工藝兼有以上兩者的特點,但在硬巖中,需增加機械破碎巖石的環節。開採順序是採礦和剝離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配合。按礦床分佈情況,大體有兩類採礦方法:

  平緩礦床的采礦方法 適用於傾角一般小於12°的平緩礦床。

  倒堆采礦法 剝離物用機械鏟或索鬥鏟直接向前一采掘帶采空區倒堆,采礦工作面緊隨剝離工作面推進。在相同情況下,機械鏟的重量約為索鬥鏟的1.8倍,因此剝離高臺階時,多用索鬥鏟。剝離更高的臺階可采用二次或多次倒堆。方案有一臺機械鏟配合一臺索鬥鏟、二臺索鬥鏟互相配合或僅用一臺索鬥鏟兼作二次倒堆等。

露天采礦方法

  橫運采礦法 剝離物用排土橋、懸臂排土機循垂直於工作線方向運往采空區,剝離臺階與采礦臺階推進的空間關系也受運輸設備規格的限制,但不如倒堆采礦法那樣嚴格。本法可適應更大的剝離厚度,民主德國的AFB-60型排土橋的可剝離厚度為60m。

  縱運采礦法 剝離物沿工作線,繞過端幫,縱向運往采空區。本法不受采、運設備規格和剝離巖石厚度的限制,有較大靈活性。適用於單鬥-機車車輛、單鬥-(破碎機)帶式輸送機、單鬥-汽車、輪鬥-機車車輛-帶式輸送機等多種工藝。

  上述各法的經濟效果,通常以倒堆法最優,橫運法次之,縱運法最差。但適用的剝離厚度則相反。當剝離厚度大時,可在下部臺階用倒堆法或橫運法,上部用縱運法。為縮短運距,可將礦田劃分為若幹采區,按一定順序開采,把剝離物排往本采區或前一采區的采空區。

  傾斜礦床的采礦方法 基本上把剝離物運往外排土場,僅當采掘工作達到終瞭深度後,才能利用采空區內排。工作線的佈置方式,基本有沿礦體走向佈置和垂直礦體走向佈置。

  初始位置和推進方向的選擇,應綜合考慮礦床的地形地質條件、生產能力、運輸方式、基建剝離量和生產剝采比的均衡等因素。傾斜礦床的生產剝采比在開采中是變化的。為瞭減少基建剝離量和推遲剝離高峰,平衡生產剝采比,改善經濟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陡工作幫坡角。

  組合臺階 用一臺設備順序采掘一組相鄰的臺階,僅在采掘臺階上設工作平臺(圖1),也可有其他方式。

  橫采掘帶 汽車運輸的橫向采掘帶,相鄰臺階尾隨采掘,工作線橫向佈置,縱向推進(圖2)。任一橫斷面上隻有一個工作平臺,每一臺階可設1~2臺采掘設備。與組合臺階相比,本法可佈置較多的采掘設備。

  分區分期開采 走向較長或面積較大的礦床,實行分區分期開采,優先開采礦體厚、品位高、覆蓋薄和剝采比小的區域。

  

參考書目

 北京礦業學院露天采礦教研組、阜新煤礦學院露天采礦教研組合編:《露天采礦學》,中國工業出版社,北京,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