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水深、油田類型和開發方式的不同(見海上油氣開發),分兩大類:

  水上常規式採集系統 用固定平臺採油,將油井套管和油管引伸至平臺上,井口安裝與陸上相同的採油樹(見彩圖)進行採油。與陸上油田相比,特點是:①採油速度高;②工藝流程和設備佈置緊湊,要求設備小型、高效、耐用;③安全措施嚴格;④對人員技術要求高;⑤人員組成不同,維護人員遠多於生產操作人員。

高壓油氣井采油樹 四川石油管理局

  水下采集系統 由水下采油井口裝置、井內測試設備、井口監控系統、浮式或平臺集油站、油氣處理裝置等組成。集油站能遙控操作,接受井口流出的油氣,進行處理,測試各井油氣生產參數,必要時向井內註入化學藥劑以保證正常生產。本系統適用於300m以上的深水采油。60年代初發展的水下采集系統,主要形式有:①單井水下采集系統。采油樹安裝在水下井口上,通過管線連到水面集油站。用鉆井船鉆井,完井一口投產一口,使油田早期投產,以取得足夠的油層資料數據,油田進入開發階段後即可轉為正式生產。②衛星井采集系統。有一個中心導管將周圍的水下井口進行集中,水面集油站與中心導管聯通。優點是:實行分片采集可減少管線數量;易將勘探井納入采油系統;並便於監控。

  水下采油井口裝置是水下采油系統中最基本的部分。1943年在加拿大伊利湖安裝瞭第一個水下井口。1960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大陸架第一次不用潛水員安裝瞭水下井口,所有安裝工作都在鉆井船上遙控進行。之後在聖巴巴拉海峽安裝瞭五個這樣的井口裝置。水下井口裝置分兩種:①濕式,井口設備與海水接觸;②幹式,用金屬封閉罩保護井口,罩內保持一個大氣壓,維修人員可乘潛水器進入罩內檢修,比較方便。

  

參考書目

 M.W.Ranney,Offshore Oil Technology Recent Development,Noyes Data Corp.,Park Ridge N.J.,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