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鋼管、保溫層、配重層、加熱系統、防腐系統組成的輸油氣、化學藥劑的管路,用以聯通平臺、單點和陸上油庫。海底管線投產後不受水深、地形條件限制,可連續輸送油氣,效率高。海底管線使用技術條件與陸地上相同。由於修理困難,在設計時要考慮原油性質,並根據管線周圍的氣象、海況、地形、地質等資料,合理選擇管線的走向、規格和結構,以確保安全使用。

  海底管線的鋪設方法 有三種:①海底拖拖曳法。管線在陸上預制後下水,沿管線佈置一定數量的浮筒,使管線浮離海底,再用絞車或拖船把管線拖到鋪設位置。此法適用於鋪設淺海短管線及穿越狹窄水道的管線。如北海一些油田用這種方法鋪設平臺與平臺間的管線。②漂浮法。管子先在陸地焊成許多長管串,用浮筒拖到海上鋪設位置,用駁船接長後撤掉浮筒,使管線下沉到預定位置。優點是拖力小,設備簡單。但受氣候影響太大,而且一旦開始工作就無法中斷,隻能用於鋪設工期短、規模小的管線。③鋪管船鋪設。船上設有錨泊系統、焊接站、探傷站、張緊器及托管架等設備。鋪管時船按鋪設線路就位並拋錨定位。預制好的管段在船上接長後從托管架上進入水中,鋪管船靠錨泊系統逐步前移,焊完一段前進一段。這是目前通行的鋪管方法。截至1982年止世界上約有70艘鋪管船,最大鋪管水深可達200m,能鋪直徑1120mm的管子。

  海底管線的埋設 為防止海流沖刷、保證管線的穩定、船舶拋錨和漁船捕魚對管線造成的損害,需將管線埋入泥面以下三倍管徑或2m深處。常用的方法是用騎在管子上的水下挖溝機以高壓水沖開管線下的泥土,靠管子自重下入溝內,再用高壓水沖泥回填埋上。有時就靠海流沖刷自然埋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