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錘鍛篇記載的制針工藝,反映瞭中國古代拉絲和滲碳熱處理技術。其工序是:將熟鐵鍛成細條,經穿孔鐵模具拉拔成絲,剪斷,“鎈”削,穿眼成為針形。然後放在鐵鍋內緩慢翻炒使之退火,再用松木、火矢(木炭)、豆豉做滲碳劑,拌以細泥,將針覆蓋加熱。在覆蓋層外,插上幾枚針,用以測知火候。當測針經加熱氧化,手撚即碎時,就可以啟封,將針在水中淬硬,得到成品(見圖)。

抽線琢針圖(采自《天工開物》)

  據調查,中國赫哲族在近代仍用類似方法制作魚鉤。其步驟是:先將鐵絲彎制加工成鉤,和木炭、火硝一同裝入陶罐加熱,趁熱打碎陶罐,使鉤落入水中淬硬。再在鐵鍋中用油和小米翻炒,使之退火。這樣做成的魚鉤具有很好的強度和韌性,可以釣起百斤重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