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參數值規定的允許變動量。在機械製造中,公差主要用於限制產品幾何參數的誤差,使這些參數實際值的變動處在一定限度內,以保證產品達到規定的精度和使用要求。幾何參數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通常所說的公差主要指尺寸公差。

  尺寸 設計給定的尺寸稱為基本尺寸;測量得到的尺寸稱為實際尺寸;允許變動的兩個界限值稱為極限尺寸,分最大極限尺寸和最小極限尺寸。例如在以基孔制互相配合的孔和軸在圖圖中分別標註孔為

、軸為 ,它們的直徑有相同的基本尺寸為25毫米,但各自極限尺寸不同:其中孔的最大和最小極限尺寸分別為25.021毫米和25.000毫米,軸的最大和最小極限尺寸分別為24.980毫米和24.967毫米。公差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的代數差,在此例中孔徑的公差相應為0.021毫米,軸徑的公差為0.013毫米。

  偏差 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它是尺寸偏差的簡稱。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為上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為下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統稱為極限偏差。上偏差與下偏差的代數差的絕對值即等於公差。例如孔

,上偏差為+0.021毫米,下偏差為0,公差為0.021毫米;軸 ,上偏差為-0.020毫米,下偏差為-0.033毫米,公差為0.013毫米。經標準化的、用以確定孔、軸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稱為基本偏差。當公差帶在零線上方時,基本偏差為下偏差;當公差帶在零線下方時,基本偏差為上偏差。基本偏差代號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表示孔,小寫表示軸,各28個,構成基本偏差系列(圖1)。其中A~H為下偏差,J~ZC為上偏差;a~h為上偏差,j~zc為下偏差;Js與js的絕對值為標準公差IT的一半,即Js=js=±IT/2。將基本偏差與標準公差組合,可得到不同大小與不同位置的孔、軸公差帶。例如,孔公差帶H7即基本偏差H與7級標準公差的組合;軸公差帶f6即基本偏差f與6級標準公差的組合。查公差表可知:

  公差與配合圖解 用圖形表示孔、軸尺寸與偏差的關系。由於公差和偏差數值與尺寸數值比較起來相差很大,圖2中公差和偏差用較大比例畫出。零線表示基本尺寸,零線以上的偏差值表示正值,零線以下的偏差值表示負值。由代表孔或軸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區域稱為孔或軸的公差帶。圖解中矩形的高度表示公差帶的大小,其值取決於公差等級,即精度。孔和軸公差帶的相對位置表示孔和軸間的尺寸差和其變動范圍,亦即軸裝入孔中後所形成配合的松緊類型。因此公差帶大小和公差帶位置是公差與配合的兩個基本要素。

  公差標準 為實現產品互換性的原則和便於設計和制造,公差與配合均制訂有國傢標準和國際標準。標準中規定的公差稱為標準公差,其數值可按基本尺寸分段和按公差等級查表確定。公差等級分為IT01、IT0、IT1、…、IT18、共20級,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IT表示國際公差(ISO Tolerance)。公差等級或公差數值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應使機器零件制造成本和使用價值的綜合經濟效果最好,一般配合尺寸用IT5~IT13,特別精密零件的配合用IT2~IT5,非配合尺寸用IT12~IT18,原材料配合用IT8~IT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