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輸送帶的運動來輸送物料的輸送機。輸送帶繞過傳動滾筒首尾相連並張緊,當驅動裝置帶動傳動滾筒旋轉時,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使輸送帶載著物料運動。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大、運距大、可輸送的物料品種多、結構比較簡單、營運費用較低。如利用一臺帶式輸送機可以在4小時內將20000噸原煤方便地輸送到目的地,同樣任務如用載重量為4噸的自卸式貨車來完成,約需250輛。帶式輸送機是各種輸送機中應用最多的一種,輸送線路可以是水準的,也可上坡或下坡,當在托輥的佈置上採取一些措施施後,在水平面裡也可以稍微拐一些彎。除輸送物料外,還可完成堆料和轉載等工作,特殊的帶式輸送機還可運載人員。

  19世紀60年代,在英國出現以纖維織物作帶芯的帶式輸送機。隨著輸送帶帶芯材料強度的提高和各種性能良好的橡膠的研制成功,帶式輸送機開始不斷向大輸送能力、大單機長度和高傾角輸送的方向發展,同時還發展瞭耐熱、耐寒、耐腐蝕、難燃、防爆等特殊品種。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有的已達37500噸/時,單機長度有的已近15公裡。

  結構組成 帶式輸送機主要由輸送帶、驅動裝置、傳動滾筒、改向滾筒、張緊裝置、托輥、機架、卸料器、清掃器和檢測保護裝置等部分組成(圖1)。輸送帶繞過各個滾筒後,連接成一個具有上、下分支的閉合環路。兩分支分別由上、下托輥(或托板)支承。一般上分支輸送物料。輸送散狀物料時,上托輥用槽形托輥以增大物料堆積斷面並防止撒料;輸送成件物品時,上托輥用平形托輥或托板。下托輥一般用平形托輥,當帶寬大於1200毫米時,也可用兩個輥子組成槽形托輥。驅動裝置由電動機、減速器、聯軸器、制動器或逆止器組成,功率小時也可用電動滾筒。電動滾筒是一種將電動機和減速裝置放在傳動滾筒內的驅動裝置。改向滾筒用來改變輸送帶的運行方向或增大輸送帶在傳動滾筒上的圍包角。張緊裝置用來張緊輸送帶,使傳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有傳遞牽引力所必需的張力,並保證輸送帶在托輥之間不過度下垂。張緊裝置有重錘式、螺桿式、絞車式等幾種。清掃器可清除粘附在輸送帶兩面的污物,有刮、洗、振、吹、刷等幾類型式,可按物料的特性選用。檢測保護裝置用來保證輸送機的正常運轉,防止意外事故,視帶式輸送機的重要性和工作特點設置,主要有防輸送帶跑偏裝置、速度檢測裝置、打滑檢測裝置、輸送帶縱向撕裂檢測裝置等。

  分類 按輸送機所用機架不同,帶式輸送機可分為固定式、移動式和移置式三種。

  ①固定帶式輸送機: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它的頭部機架和尾部機架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鋼架結構,上面分別裝有傳動滾筒或改向滾筒及其他部件。中部機架一般由型鋼焊成,固定在地面,也可用分段繃緊的鋼絲繩代替。這種輸送機的機長可由幾米至十幾公裡,帶寬可達3.2米,安裝後不輕易改變使用地點。英國在20世紀50年代研制成的鋼繩牽引輸送機(圖2)也屬於固定帶式輸送機。它的主要特點是輸送帶隻起承載物料的作用,牽引力靠兩根沿輸送機線路兩側佈置的直徑為20~50毫米的無極鋼絲繩來承受和傳遞。輸送帶兩側有楔形槽,可以支放在兩側的鋼絲繩上,膠帶內約每隔50毫米橫向地敷設一根彈簧鋼條以增加帶的剛度。驅動裝置通過繩輪帶動鋼絲繩在托輪上運行,鋼絲繩與輸送帶間的摩擦力使輸送帶連同物料一起運動。在帶式輸送機兩端均有脫繩裝置和上繩裝置,使輸送帶與鋼絲繩脫開或楔合,以便兩者分別繞過各自的改向滾筒(或傳動繩輪)和張緊滾筒(或張緊繩輪)。這種帶式輸送機在煤礦的水平巷道中使用較多。

  ②移動帶式輸送機:用在需要經常改變工作地點的場合,要求結構輕巧、緊湊,便於移動,輸送能力通常並不很大。帶寬一般小於800毫米、機長在20米以內。常裝有行走輪及機架升降機構,可由人力推行和改變輸送傾角。

  ③移置帶式輸送機:露天礦連續開采所需的專用帶式輸送機(圖3),常與鬥輪挖掘機配合使用,輸送線路與采掘工作面平行,鬥輪挖掘機挖下的物料卸到它上面運走。當工作面推移一定距離後,帶式輸送機需要隨之橫移,以便繼續受料。為此,它的頭部機架安裝在一個可以自行移動的臺架上,中部機架和尾部機架則每3~4米分成一段安置在滑撬形的枕木上,用鋼軌將這些枕木聯成一體。當輸送機需要橫移時,先松開輸送帶,用專用的移道機的兩對滾輪夾住鋼軌並把鋼軌提起一定高度。移道機沿輸送機線路行走並橫向拉曳鋼軌,使所到之處的鋼軌產生局部彈性微彎曲,從而依次帶動各段機架橫移。移道機每行走一次,整機可橫移0.5~1米。這種輸送機的機長與工作面寬度接近,一般在2公裡以內,帶寬在0.8~2米之間,輸送能力可達16000噸/時。(見彩圖)

帶式輸送機 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