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一年生栽培穀物,古稱“牟”,鬚根發達。稈有矮型和高型,具4~8節,多分蘗。葉片線形扁平。穗狀花序狹長圓柱形,穗軸具20節左右,不易逐節折斷。小穗含1小花,以3枚並生於穗軸之各節;穎片狹窄細長;外稃寬扁,頂端具長芒;內、外稃通常緊包住籽粒(見圖)。

穎果常呈現黃、綠、褐、紫、黑等複雜雜顏色。胚乳有粉質(淀粉)與角質(蛋白質),其比例隨品種而異。大麥因不含面筋而不適宜作面包,主要用在制作啤酒和麥芽糖及麥片。它在飼料種植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麥屬有30餘種,分佈於世界溫寒地帶和亞熱帶高山,栽培種類有:大麥,又名六棱大麥,穗軸每節3枚小穗全部能結實。二棱大麥每節隻有中間小穗能育。種下變種和品種很多。在中國青藏高原分化形成的裸麥,又名青稞,其谷粒成熟後易與內、外稃分離,這一性狀系由一隱性基因所控制。還有芒呈三叉的鉤芒大麥。上述種類的染色體為2n=14,都是2倍體植物,皆屬於大麥亞屬,它們可能來源於本亞屬的野生種系由廣泛生長於中東地區的穗軸易斷的野生二棱大麥(H.spontaneum)或野生六棱大麥(H.agriocrithum)經人工選擇而來。

  大麥的栽培歷史早於小麥,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中東就有栽培,公元前5000年傳入西班牙,公元前3000年傳入印度。目前大麥主產區在歐洲、北非及地中海沿岸,產量最多的國傢是蘇聯、法國、匈牙利、印度、中國、加拿大和美國。世界大麥年總產量居於谷物的第四位。由於大麥有早熟耐寒、抗旱、耐鹽堿和抗逆力強等特性,可在小麥等中生作物不能適應的北方邊緣地帶和高海拔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