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稱耐綸,又稱尼龍,英文縮寫為PA。指主鏈含有重複的醯胺基團(-NHCO-)的一類線型高分子。為白色結晶或半透明的熱塑性樹脂。抗拉強度和耐磨性優異,有彈性,為最早開發的合成纖維;由於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耐油性,又可用作工程塑料。1980年世界聚醯胺纖維產量約310萬噸,僅次於聚酯纖維;用於塑膠的約為40萬噸。

  聚醯胺一般由二元胺與二元酸聚合而成,例如耐綸66(見聚己二醯己二胺),兩個數位66分別指重複單元中己二胺和己二酸酸所含碳原子數。聚酸胺也可由氨基酸自身縮合聚合或內酰胺開環聚合而成,例如耐綸6(見聚己內酰胺),其中數字6表示重復單元的碳原子數。

  聚酰胺由於主鏈中含有極性的酰胺鍵,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較強,易於取向,並具有較高的結晶度。工業生產的主要品種為耐綸66和耐綸6,大多用於合成纖維。耐綸610可制成單纖維和塑料。耐綸1010和耐綸11用於管道、塗層和薄膜等。近年來又發展瞭以丁二烯為原料的耐綸12。另外,還有一類聚酰胺,是由不飽和脂肪酸經二聚或多聚生成二元酸或多元酸,再與二元胺或多元胺縮聚而成,用於塗層和粘合劑。最近有一個重要發展趨向,是在聚酰胺主鏈上引入剛性的芳環或脂環結構,以提高聚酰胺的模量、尺寸穩定性和耐熱性(見聚芳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