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過去氣候的演變規律,推斷未來某一時期內氣候發展的可能趨勢。

  由於氣候有各種時間尺度的變化,從預測幾十年以內的短期氣候變化到預測萬年以上冰期和間冰期的氣候變遷,都屬於氣候預測的範疇。冰期的來臨不僅使整個氣候系統發生變化,甚至影響到整個地理環境的改變,而短期氣候變化則是在不改變地理環境情況下發生的。前者屬於地質學時間尺度的氣候預測,後者屬於氣候學時間尺度的氣候預測。和人類活動最密切的是一年以上到幾十年以內的氣候預測。

  氣候預測和天氣預報不同。首先,後者是具體天氣狀況的預報,而前者則是某時段內氣候要素和天氣狀況平均統計量的預測;其次,天氣預報一般僅限於對大氣圈和水圈物理過程的分析,而氣候預測必須考慮包括大氣、海洋、大陸、冰雪、生物圈等在內的氣候系統內能量和物質交換以及天文因子的影響。此外,時間較長的氣候預測,還要考慮到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最早的氣候預測是根據過去某一段時間氣候平均值的外推。但目前在編制時效為數年的氣候預測時,大都沿用長期天氣預報中的某些方法。例如,用時間序列的分析技術,分析氣候要素的歷史變化,尋找序列本身的演變規律,建立氣候預測方程,或者尋找氣候要素同一種或數種環境因子之間的統計聯系,然後根據相關因子的變化來預測未來的氣候。現在,有的國傢已用數值模擬方法推斷未來氣候。

  氣候預測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太陽輻射、下墊面、大氣環流和人類活動四個方面。它們之間有著極為復雜的關系。對長時間尺度的氣候變遷,還要考慮地殼的運動及太陽系在宇宙中所處位置的變化等。氣候預測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科學問題,涉及到天文、地理、海洋、地球化學、生態學等學科,現在還處在發展的初期。

  

參考書目

 H.H.Lamb,Climate:Present,Past and Future,Vol.2,Methuen &Co.,Londo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