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地圖集,又稱《地理指掌圖》。北宋稅安禮撰,南宋趙亮夫增補。宋代曾多次刊印,其中註明“西川成都府市西俞傢印”的刻本在日本東洋文庫尚有收藏,一般所見多為明代刻本。共有圖44幅,每幅圖都有圖名,圖後均附說明。上自帝嚳,下至宋朝,各代地圖至少一幅,多則五幅。第一幅是“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見圖)。圖中海岸線、河流、長城等的輪廓,與劉豫阜昌七年(1136)上石的《華夷圖》很相似,特別是第一幅圖後附的圖說與《華夷圖》上註記的文字說明基本一致。第227幅“唐十道圖”的西部有“星宿海”名,此名稱在地圖上出現可能以此圖為最早,反映瞭唐代侯君集等親臨河源實地觀察的結果。44幅圖中,有兩幅在繪法上完全不同的天象分野圖(第36、37幅)和一幅表示唐代僧一行提出的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的“唐一行山河兩戒圖”(第38幅),最後一幅(第44幅)“聖朝升改廢置州郡圖”(明刻本改“聖”為“宋”),有南宋建置。

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