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農具以改善土壤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的多種技術措施的總稱。一般分基本耕作(翻耕、深松耕等)和表土耕作(耙地、耮耱、整地、鎮壓、鏟地、耖田等)兩類。

  歷史 土壤耕作是一項古老的農業技術,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經歷瞭從原始“刀耕火種”到現代機械化耕作的逐步演變。中國大約早在夏商至春秋時代已用木制耕具“耒耜”以及二人“耦耕”等方式耕田。春秋以後至戰國時期,木犁上開始帶帶鐵鑄犁鏵,以畜力代替人力。約在秦漢時代發明的犁壁,使翻土作業更臻完善。此後又增添瞭楱、勞(耢)、陸軸(碌碡)、鋒等整地農具,至魏晉南北朝已逐漸形成瞭一套適合北方旱地的以耕、耙、耱相結合的抗旱保墑耕作技術。元代以後,南方以耕、耙、耖相結合的水田耕作技術也趨完善,並總結瞭“凍融”、“曝曬”等熟化土壤的經驗。近代農業發達國傢在20世紀初期開始應用拖拉機,形成瞭一套翻、耙、耢相結合的傳統耕作法。之後有些國傢,首先是美國,認為傳統耕作法需要多種機具多次進入田間耕作,容易破壞土壤結構,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研究減少土壤耕作次數的少耕體系,60年代出現瞭播種前不單獨進行任何土壤耕作,在播種時一次完成切茬、開溝、噴藥、施肥、播種、覆土等多道工序的免耕法(見免耕),但隻在特定條件下應用於部分地區。

  作用 土壤耕作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①改良土壤耕作層的物理狀況,調整其中的固、液、氣三相比例,改善耕層構造。對緊實的土壤耕層,耕作可增加土壤空隙,提高通透性,有利降水和灌溉水下滲,減少地面徑流,保墑蓄水,並能促進微生物的好氣分解,釋放速效養分;對土粒松散的耕層,耕作可減少土壤空隙,增加微生物的厭氣分解,減緩有機物的消耗和速效養分的大量損失,以協調水、肥、氣、熱4個肥力因素,為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②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的特點和不同作物的栽培要求,使地面保持符合農業要求的狀態。如平作時地面要平整,壟作時地面要有整齊的土壟,風沙地區地面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防風蝕,山坡地要有圍山大壟或水平溝等。這樣可達到減少風蝕、保持水土、保蓄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濕度或因勢排水等目的。

  土壤耕作體系 各個單項的土壤耕作措施,都隻有各自獨特的效能,如鏵式犁翻耕可以松土、碎土和翻土,圓盤耙耙地可以淺松、碎土和平整,耱地可耱碎土塊和耱平地面,耖田可平整水稻田,使土壤上層起漿,便於插秧等。而要達到良好的耕層結構和地面狀況,必須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作物種植方式等,采用一系列互相配套的土壤耕作措施。由適應當地種植制度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所形成的體系,稱為土壤耕作體系,亦稱土壤耕作制。

  中國地域廣闊,自然條件、作物種類和農具各不相同,因而有多種因地制宜的土壤耕作體系。如華北小麥-玉米一年二熟地區,一般是秋季收割玉米後,用鏵式犁翻耕約20厘米深,再耙耱平整地面,然後播種小麥,翌年6月麥收後進行旋耕或淺耕,再播種玉米。東北北部春小麥、玉米、大豆一年一熟輪作地區(見圖),主要的土壤耕作措施安排在玉米收獲之後。通常秋季深耕20~22厘米,翌年早春頂凌耙壓播種大豆,秋季收豆後進行耙茬深松;第3年春季耙耢播種小麥,7~8月小麥收割後先耙地滅茬,然後進行深松和作壟,或在秋季翻耕後作壟;第4年春季在壟上點播玉米。南方一年三熟雙季稻地區在後季稻收割後,用有壁犁深翻20厘米左右,幹耕幹耙,播種冬小麥或移栽油菜,翌年夏收後,淺耕深約12~16厘米,再經旋耕10~12厘米後,淺水耖耙栽種早稻;早稻收割後,一般隻進行旋耕深約10~12厘米,再經耖耙栽種後季稻。

  合理的土壤耕作體系,包括各種耕作措施的程序、時間、深度以及所使用的方法、農具等,須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地形條件以及作物前、後茬口的特性、水肥、雜草、病蟲害等多方面的情況,因地因時制宜,才能達到創建適宜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的目的。同時應力求減少耕作次數和機車進地次數,以減輕機具對土壤結構的破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見中國古代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