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並咪唑類內吸殺菌劑品種。其結構式為:

1973年英國的H.漢佩爾和F.勞契爾發表瞭多菌靈殺菌活性的報導,隨後由聯邦德國和美國等國傢開始生產推廣。

  純品是白色結晶粉末,難溶於水,微溶於丙酮、氯仿中,在無機酸溶液中穩定,形成可溶性鹽。是廣譜性內吸殺菌劑。對植物病害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人畜毒性低。作用機制主要是幹擾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特別是與核苷的生成受阻有關。在病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多菌靈還可同紡錘絲的微管蛋白質相結合而幹擾有絲分裂。但紡錘絲微管蛋白質的輕微改變,可使多菌靈同微管蛋白質的結合力降低,因而容易引起抗藥性。甲基托佈津、苯菌靈等在生物體內外降解或代謝也可轉化為多菌靈而起殺菌作用。

  多菌靈對子囊菌綱和半知菌綱的許多植物病原菌有效。常用於稻、麥、棉、果樹、蔬菜、馬鈴薯、油菜、花生、甜菜等多種作物的病害防治。根據各種病害的發生和侵入部位,可分別采用種子處理、葉面噴霧或土壤處理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