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技術發展給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預測,簡稱技術評價。美國科學院對技術評價的解釋是:確定現有技術和潛在技術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總作用,尋求保護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新技術,以及確立技術評價的方法。其實質在於從長遠的觀點出發,闡明科學技術的發展所產生的積極的作用和消極的後果,探索能獲得經濟效益最大而副作用最小的方法。

  技術評價的研究始於60年代。它同環境保護戰略的研究密切相關。例如人類為瞭解決能源問題,需要發展核核電站。美國有人推算,如果到公元2000年美國核電站的發電能力同熱電站相等,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將各減少一半,用於發電的石油和煤的消耗量也將大大減少。但另一方面,由於核電站冷卻水的消耗量是熱電廠的二倍,這對江河、湖泊和海洋將造成嚴重的熱污染,勢必改變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同時核電站每年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質85氡達4700億居裡,將給人類生活帶來嚴重的潛在危險。又如汽車使用內燃機會造成大氣污染,用電動機代替內燃機可以大大減輕對大氣的污染,而且可以降低噪聲。但為此卻需要建設更多的電站,結果是汽車所造成的污染減輕,熱電廠或核電站所造成的污染加劇。因此,技術發展給環境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應進行全面評價。

  目前,新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已經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某些危害。研究技術發展的影響,尋求和發展保護資源新技術,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