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科昆蟲的1種。主要異名有桃赤蚜、桃瘤蚜。多食性。寄主有薔薇科、十字花科、茄科、錦葵科、旋花科、葫蘆科、藜科等數百種植物。分佈普遍。為桃、煙草、油菜、芝麻、十字花科蔬菜、中草藥和溫室植物的大害蟲,常造成卷葉和減產。可傳帶馬鈴薯卷葉病和甜菜黃花網病等上百科植物病毒。

  無翅孤雌蚜體長2.2毫米。活體淡黃綠、乳白色、赭赤色、有橫皺或微刺網紋構造(見圖)。

額瘤顯著內傾。腹部第8節有毛4根。觸角為體長的4/5,第3~6節長度比例為100:80:64:30+108。喙末節約與後跗節第2節等長。跗節第1節毛序為3,3,2。腹管圓筒形,稍長於觸角第3節。尾片有毛6或7根。有翅孤雌蚜腹部第1~2節有橫行小橫斑或窄橫帶,第3~6節有一背中大斑,第7~8節皆有橫帶。第2~4節各有1對緣斑,斑上有緣瘤。第7~8節各有小背中瘤。觸角第3節有次生小圓感覺圈9~11個,排成1行。

  在中國北方以受精卵在桃樹枝條上越冬。在風障植物、菜窖、溫室植物上或在中國南方,以成蟲和若蟲越冬。每年可以孤雌胎生20餘代,秋末發生性蚜,交配產卵越冬。多數世代無翅,每年發生有翅蚜4或5次。春季有翅蚜從桃樹遷飛到煙草和蔬菜等植物上,夏季發生2~3 次有翅蚜,在煙草和蔬菜等植物間擴散,秋末發生有翅性母(雌性蚜之母)和雄蚜從煙草、蔬菜等遷飛到桃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