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翅目的1科。體較狹長,前胸背板後緣較平直,腹部兩側壓扁的廣腰亞目蜂類。已知在100種以上,分隸13屬、2亞科。除1屬2種外,其餘均分佈北半球。中國已知16種,分隸8屬,1亞種。

  莖蜂體較細長,體長不超過18毫米,呈圓筒形,或體側較扁(見圖)。飛行緩慢。頭部有口後橋,將口腔和後頭孔分開。觸角長,絲狀或略帶棒形,具許多環節。前胸背板後緣幾呈直線,幾乎是肩板間最短的距離。中胸背板短,決不伸出於肩板前;無淡膜區。後足和中足脛節節常具端前刺;前脛節僅具一變形的端距。前翅中脈(M)在徑分脈與亞前緣脈加徑脈(Sc+R)分離後與徑分脈相聯合。腹部第1節稍收縮。產卵管突出,從上面可清楚看到。雄性外生殖器位置正常,陽基側突與陽基側突板相聯,無肌肉和杯形盤,陽莖端管形。幼蟲鉆蛀禾本科或薔薇科植物或其他喬木的莖。每年發生1代,休眠期處於寄主植物內繭中。幼蟲白色,無腹足,胸足僅餘痕跡,不分節,無附節爪。

  中國主要種有梨莖蜂(Janus piri),為害梨樹。雌蟲體長約10毫米,體色黑,上顎(除末端外)、前胸背板後緣、中胸側板上緣角黃色。翅透明微帶黃色,前緣脈、亞前緣脈和翅痣黃褐色,其他脈暗褐色。足黃色,基節基部黑色,腿節黃褐色,後足腿節尖端和後脛節基端暗褐色。此蟲發生於中國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及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