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中南半島上老撾3大族系之一。約有30多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北部高山地區,以豐沙裏、川礦、桑怒、瑯勃拉邦、萬象、南塔、沙耶武裏等省比較集中。20世紀60年代初,寮國戰鬥部隊把老撾數十種民族按其居住地勢高低分別劃分為“老龍”、“老聽”和“老松”3大族系。“老松人”意即居住在高寒山區的民族,包括苗人、瑤人、摩些人、佈朗人、瓦人等民族成分,以苗人為主。苗人自稱“赫蒙”,分為黑苗、紅苗、白苗、花苗等支系。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通用白苗語,屬漢藏語系 苗瑤語語族。無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佬文。信仰萬物有靈,盛行祖先崇拜。苗人原住中國廣東、廣西、湖南和貴州等地,明、清兩代遷至雲南後,有一部分繼續向西南遷徙,進入老撾境內。多住高山,同姓聚族而居。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薯類、豆類、旱稻、棉花、罌粟等,耕作方法粗放。至今保留族長、寨老或頭人制度。各支系風俗習慣略有不同,尤以女子服飾較為突出。有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的習俗。一般為一夫一妻小傢庭,男性長者當傢。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能歌善舞,尤其喜愛蘆笙舞。1976年以來,有相當一部分苗人遷往泰國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