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類學傢L.H.摩爾根的著作。全稱《古代社會,或人類從蒙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展過程的研究》。1877年在美國紐約出版,曾多次再版並有多種文字譯本。1929年以來中國曾多次出版中譯本。全書共四編26章。在第一編中,作者把原始社會分為蒙昧和野蠻兩大時代,又各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特定的發明和發現為標誌。最後進入文明時代即階級社會。第二編指出,原始時代的社會結構是從以性為基礎的婚姻組織,發展為以親屬為基礎的氏族制度(由母系轉變變為父系),最後被文明社會中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的政治社會所取代。第三編以各種親屬制度為基礎推斷婚姻和傢庭形態的演化序列:血緣傢庭(血婚制傢族)、普那路亞傢庭(夥婚制傢族)、對偶傢庭(對偶制傢族)、父權制傢庭(父權制傢族)、一夫一妻制傢庭(專偶制傢族),指出私有財產的出現與繼承造成瞭一夫一妻制傢庭的產生。第四編分析瞭原始公有制的轉變,以及奴隸制和國傢的產生。書中最後指出:“社會的下一個更高的階段,……將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

  《古代社會》一書為後人留下瞭有關易洛魁人的豐富資料。書中關於古代人類婚姻傢庭方式的觀點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傢的歷史理論提供瞭根據,引起瞭蘇格蘭的J.F.麥克倫南和芬蘭的E.A.韋斯特馬克等人類學傢的反對。其中有關母系向父系轉變的理論,在當今人類學界仍有較大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