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西元5世紀到15世紀期間的哲學。5世紀後,西羅馬帝國逐漸瓦解,歐洲向封建社會過渡。在日爾曼人征服羅馬的過程中,基督教得到瞭保全,它成為中世紀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哲學和科學成瞭基督教神學的婢女或工具。神與人、天國與世俗、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問題是中世紀哲學探討的主要問題。

  歐洲中世紀哲學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3個時期:①早期中世紀哲學(約400~1000),A.奧古斯丁的思想占統治地位;②中期中世紀哲學(約1000~~1300),是經院哲學的全盛時期;③晚期中世紀哲學(約1300~1500),是經院哲學的衰落時期。

  早期中世紀哲學 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教父哲學占統治地位。教父哲學吸收瞭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阿學派的哲學思想。新柏拉圖學派公開主張有神論,認為“太一”,即神,是宇宙的本原,從“太一”中流溢出理性,從理性流溢出靈魂,而後流溢出物質世界,人生的目的是要返回到“太一”。奧古斯丁在新柏拉圖學派的影響下,把哲學與神學結合起來,以神為核心,信仰為前提,系統地論證瞭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他認為,物質世界是暫時的,靈界是永恒的,神是無限而永恒不變的超越存在。在神之中蘊含瞭萬物的原型,靈魂隻有與感官分離,才能認識真理,認識真理就是認識神。奧古斯丁所致力的,不是證明基督教,而是闡述基督教。他認為:知識隻能來自信仰,惟有先信其存在,才能去追求。他進一步論證瞭“原罪”和“救贖”學說,認為世人自始祖亞當犯罪墮落以後,本性都有罪,靠自由意志不能自拔。人之追求真理和良善,全靠神賜恩典。恩典是神為世人歸向神所架設的橋梁。奧古斯丁關於人性中的原罪、人的自由意志、神的恩典的理論,是以神與受造之物的關系為中心、以恩典為基督教世界觀的體現。這種思想在此後基督教神學中居於統治地位。

  繼奧古斯丁之後,羅馬哲學傢A.M.T.S.波愛修翻譯、註釋亞裡士多德著作,成為連結古代哲學與中世紀哲學的“橋梁”。他針對古代波菲利關於普遍與個別的問題,作瞭自己的回答。他認為共相既是若幹個體的共同點,便不可能是一個個體,不可能是一個可感知的實體。而另一方面,共相如不與個體相聯系,便成為虛構。所以,“種”和“屬”(共相)是心靈作用於感官的結果,感官接觸許多事物,心靈則從中分辨其共同特性,共相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而共相本身卻不是物質性的。波愛修之後300年間,古典文化沒落,僅有人作瞭若幹保存古典文化的編纂工作。直到9世紀,愛爾蘭哲學傢J.S.愛留根納才再次探索哲學問題。他在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影響下,提出區分自然的“四個層次”,宣稱世界源自神的愛,最後又歸向神。愛留根納運用新柏拉圖學派哲學闡述基督教信仰,他對西歐哲學思想並未產生重要影響。9 世紀末以後,西歐不斷遭受馬札爾人、薩拉森人、北方維金人襲擊,查理曼帝國瓦解,文化學術停滯衰微達一世紀之久。

  中期中世紀哲學 自11世紀開始,理性思辨興起,基督教神學的命題日益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教會學院的學者們以理性形式為教義作出各種證明和解釋,產生瞭以抽象思辨和煩瑣論證為特征的經院哲學。11世紀中葉,法蘭西都爾教堂學校校長貝倫迦爾以辯證方法,即列舉正反兩面理由,然後加以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論證教會聖餐儀式中的餅、葡萄酒並未因神甫祈禱而變成基督身體、血液,聖餐隻不過具有象征意義。他認為,個別事物才是真實的,共相不過是名詞,這種理論後來被稱為唯名論。貝倫迦爾雖遭教會譴責,但繼起的一批遊方學者卻到處講學,用辯證方法向基督教傳統信條挑戰。維護基督教傳統信條的一派起而反擊,其中,著名的紅衣主教達米安的彼得強調神的全能旨意超越任何法則,哲學思辨應服從基督教信仰,如同婢女應隨時聽命於主人。後來英格蘭坎特佈雷大主教蘭弗朗克在指責貝倫迦爾的同時,主張辯證方法與神學並無根本對立。11世紀末,法蘭西神甫羅瑟林提出,隻有個別的具體事物才是真實的,“一般”隻是代表許多事物的名詞,不是客觀實體。蘭弗朗克的學生安瑟爾謨運用辯證方法指控羅瑟林否認三位一體的神,他認為觀念就證明存在,人既具有神的觀念,就證明神在現實中存在。安塞爾謨以觀念為實體的理論被稱為實在論。他還用同樣方法論證基督教關於三位一體、道成肉身、聖母童貞、原罪等信仰,全面發展瞭實在論。12世紀上半葉,羅瑟林的弟子P.阿貝拉爾依據亞裡士多德哲學,認為共相不是實體,而是用以判斷種、屬內同類事物的共性的詞語。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在11世紀末葉至12世紀中葉之間達到高潮。它促進瞭理性思辨的發展,並為其後哲學從神學中逐步分離作瞭思想準備。

  12~13世紀間,阿拉伯哲學傢與猶太哲學傢在古希臘學術的基礎上,吸收瞭希臘哲學的伊斯蘭教、猶太教哲學,並將它傳入西歐,從而推動瞭13世紀西歐哲學思想的發展。從9世紀起,阿拉伯哲學傢鏗迭已著手介紹亞裡士多德哲學,區別現實的存在與潛能的存在,試圖綜合亞裡士多德哲學與柏拉圖哲學,以闡述伊斯蘭教義。經法拉比、伊本·西那、伊本·路西德改以亞裡士多德哲學解釋伊斯蘭教義,實際上是使哲學獨立於信仰。在猶太教哲學中,從伊本·迦比若到M.邁蒙尼德,同樣經歷瞭由以柏拉圖哲學解釋猶太教信仰,轉為以亞裡士多德哲學解釋猶太教信仰的過程。12世紀中葉後,亞裡士多德著作及阿拉伯哲學、猶太教哲學在西歐廣泛傳播。亞裡士多德思想體系中的“第一推動者”雖能與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相協調,但是他認為第一推動者隻是在最初起瞭推動的作用。這樣,神自創世後便不再與世界有任何密切關系。這一思想導致瞭12世紀末葉泛神論的流行。

  13世紀西歐哲學出現各傢爭鳴的局面。基督教會當局及正統神學傢以鮑拉文多拉為代表,尊崇奧古斯丁的哲學思想,認為一切知識都來自神的啟示,隻能依靠信仰,而不能依靠感官去認知;他反對亞裡士多德哲學,認為它威脅基督教信仰。在新興大學中,希臘、阿拉伯、猶太與拉丁文明匯集激蕩,亞裡士多德哲學逐漸取得優勢地位,使羅馬公教會的多米尼克修會僧侶於13世紀中葉,由大阿爾伯特開始,不是以信仰,而是以理性解釋自然。大阿爾伯特大量介紹亞裡士多德著作,特別對動物學、植物學研究中的觀察與實驗感興趣,認為對自然界的知識與啟示真理不同。他接受猶太哲學傢邁蒙尼德區別信仰與理性的主張,把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認為神學研究啟示真理,哲學研究自然經驗,憑理性無法解釋信仰,而又承認理性自有其研究領域。他的學生托馬斯·阿奎那進一步改變瞭自奧古斯丁以來基督教神學認為理性來自啟示的信仰、理性與信仰不可分的主張,明確區分信仰與理性的不同領域,並以感官為人類知識的來源,為經院哲學註入瞭新的內容。他還對思維方法提出包括排中律在內的一系列原則:①認為存在不能又是“非存在”,對存在不能同時既肯定又否定;②存在理由原則,認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理由;③充足理由原則,凡互相依存的事物都需要有充足理由作為存在條件;④區別本體與其偶然屬性;⑤終極目的原則,認為一切事物的變動都各有其終極。這些思維原則都來自人在現實中的經驗。從古希臘巴門尼德到中世紀思想傢,對不斷變動的世界與相對穩定的觀念之間的矛盾,都曾提出不同的回答。中世紀思想傢多半追隨奧古斯丁,以柏拉圖的解釋為依據,使現實服從於理念。托馬斯·阿奎那則從變化的現實世界出發,把亞裡士多德提出的“第一動因”與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結合,運用亞裡士多德的潛能與現實的思想來分析存在,認為在非存在與現實存在之間,潛能是未確定的存在,還未曾具有形式,是未實現的存在。托馬斯·阿奎那從這種理論出發,不同意安瑟爾謨關於神的本體論的證明,也不同意鮑拉文多拉關於創世在時間之始的論證,認為創世說無法證明,也無從確知,隻能作為信仰接受。他雖從存在出發,以感官為知識來源,確認理性有其活動領域,但基本上仍認為:理性與一切知識並非獨立,而是信仰的補充,其作用隻是支持基督教的信仰。

  托馬斯·阿奎那提出的問題引起近半個世紀的爭論,爭論的4個主要問題是:①個體化原則與形式多樣化問題,其中包括靈魂的本性及形式與質料關系問題;②本質與存在的區別。這兩個問題的哲學實質是認識的主體怎樣認識客體。③神的光照的本性,實質是知識來源問題。④人的意志與智能之間的關系。與這些問題爭論的同時,自然科學有初步發展,給哲學爭論以新的動力。巴黎大學的亞裡士多德派哲學傢更進一步把邏輯學的思辨運用於哲學,把哲學與神學並列比較,導致哲學與神學的沖突。

  晚期中世紀哲學 14世紀初,城市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市民階級興起,羅馬公教會逐漸衰落。懷疑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潮逐漸抬頭。基督教神學傢面對理性主義沖擊基督教信仰的情況,謀求將宗教信仰與理性進一步分離。J.鄧斯·司各特認為神的意志絕對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理解神。宗教信仰與理性的分離導致對神學的懷疑,奧康的威廉主張一切知識以事實為標準,宗教信仰的內容不可能成為理性探究的對象。承認不可能靠理性維護宗教信仰。這時哲學傢探討的問題發生瞭變化,過去經院哲學的基本問題如對神的存在的證明、神的本性與屬性、共相等逐漸不被註重,哲學討論的問題轉向神與世界和人的關系:神的一體三位之間關系,人的靈魂的功能,神恩的地位及其與人的善行、自由意志的關系,神是否預知人的自由意志的選擇等。這反映出人們在神學體系中力求擴大人的地位的思想。在基督教內,傳統神學與教會權威的沒落還體現為思辨神秘主義的興起。14世紀初,德國多米尼克會修道僧弗賴堡的猶崔奇從新柏拉圖哲學出發,稱人的靈魂中心直接受神光照,是神聖的安息之所,為其後的思辨神秘主義奠定瞭基礎。德國另一多米尼克會修道僧M.J.埃克哈特及其追隨者主張在沉思瞑想中可以與神相通。實際上否認教會聖事或祈求神恩的必要。

  這一時期哲學思想的變化,為14世紀下半葉以後文藝復興時期人本主義思潮的興起作瞭思想準備。

  人本主義初興時,以“回到古代”作為口號,古希臘天文、數學、醫學、哲學著作大量重現,學者對中世紀文獻進行辨偽考證;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再次抬頭,與亞裡士多德派哲學相互爭辯,但雙方都要求恢復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哲學的真面目。這時的人本主義思潮表現為:①重視自然界。經院哲學傢奧康的威廉、J.佈裡丹等對亞裡士多德的物理學提出質疑,要求憑人的能力直接認識客觀世界,為此後自然科學的發展開辟瞭思想道路;②強調人的能力、尊嚴與自由。最著名的如15世紀意大利哲學傢皮柯認為:神造人時就賦予人自由,人能認識世界、決定自己的命運;③反對禁欲主義。主張人生以追求快樂為目的,並把它提到道德哲學的高度,認為快樂即善,各種知識都是為滿足人的需要。古希臘伊壁鳩魯哲學再次興起。

  人本主義雖反對神學的統治地位,反對宗教禁欲主義,而並不反對宗教,也不拒絕討論傳統神學命題如神、靈魂不滅,人因有靈魂而享有自由等,結論仍深受中世紀傳統的影響。但早期人本主義對於人的能動性和合理性的論證,對中世紀的思想啟蒙和近代哲學的誕生起瞭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