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特萊西奧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自然哲學傢。他出生在卡拉佈裏亞區的科森薩。就讀帕多瓦大學。153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定居那不勒斯後,創辦一個從事實驗科學研究的機構,被稱作“特萊西奧科學院”或“科森薩科學院”。後來這個“科學院院”被教會查封。特萊西奧被迫回鄉,不久就去世瞭。特萊西奧的主要哲學著作有《按自然本身的本性論自然》,增訂再版時書名改為《按事物本身的本原論事物的本性》,簡稱《物性論》。

  特萊西奧繼承古希臘的早期自然哲學以及伊壁鳩魯(見伊壁鳩魯和伊壁鳩魯學派)、盧克萊修的原子唯物論,概括當時的科學成果,制訂瞭一個具有唯物主義基本傾向的自然哲學體系。

  特萊西奧自然哲學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關於自然本原的學說。他認為自然萬物的第一本原是物質。在他看來,物質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有形體的質量,是永遠存在的。但他又認為物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東西。這樣的本原不能說明萬物的運動和多樣性需要有積極能動的力量,而熱和冷就是這樣的力量,他稱之為第二本原。熱產生光,使物質稀薄,引起運動。冷產生暗,使物質緊密並歸於靜止。熱和冷本身沒有形體,不能獨立存在;隻有同物質結合在一起才能存在和發生作用。它們之間不斷進行鬥爭,以便把更多的物質爭奪到自己方面來。

  特萊西奧根據自然本原學說,斷言天體和地球都是由物質構成的,隻是熱和冷的分配情況有所不同:諸天體受熱支配,各自按本性進行自由的圓周運動,永遠不會停止。他由此排斥亞裡士多德所謂“無形體的、不動的推動者”。特萊西奧認為,冷的本原支配著地球,地球是不動的。這表明他還沒有接受當時N.哥白尼剛提出的日心說。

  特萊西奧雖然拋棄瞭“第一推動者”,但是仍然承認上帝創世說。不過他認為上帝在把萬物安排就緒之後就不再幹預世界事務,而讓萬物按自身本性進行活動。他這種說法,預示瞭自然神論的思想端倪。

  特萊西奧發揮物質本原的觀點提出瞭自然元精說,用以解釋生命和意識現象。“元精”(spiritus)一詞來自中世紀醫學。特萊西奧所謂自然元精是指一種由熱的本原所支配的生動的流質。有一種元精構成動物靈魂的實體;另外一種比一般動物元精更熱、更精細的流質,構成人的理性靈魂,實現著意識和認識機能。人的生命元精不僅能感知,而且還有記憶和推理能力。感覺是確實知識的源泉,思維遠不及感覺那麼完善。除瞭理性靈魂之外,特萊西奧斷言還有不朽的神聖的靈魂。他認為除瞭感覺之外,《聖經》也是真理認識的一大源泉。

  特萊西奧認為元精以及一切存在物的本性在於保存自身。人生幸福與人性的根本也在於此。因此,“自保”是一切社會倫理關系的基礎。

  特萊西奧依據實驗科學和時代精神所提出的一些新觀點,表明他的自然哲學雖然還有不徹底性和樸素性,但總的說來是近代資產階級唯物主義自然觀、感覺主義認識論和功利主義倫理學的思想先聲。他所開創的自然哲學新思潮,啟發瞭文藝復興晚期意大利的先進思想傢T.康帕內拉(1568~1639)和G.佈魯諾。近代英國唯物主義的創造者F.培根說,特萊西奧是“一位有助益於科學事業的真理愛好者”,是“第一個現代人”。這一評價恰當地揭示瞭特萊西奧作為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先驅者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