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宗派。因以《華嚴經》為建立義理顯示旨歸的根本經典,故名。又以此宗至賢首大師法藏而完備,亦名賢首宗。還因此宗以法界緣起自在無礙為基本數理,又名法界宗。

  傳承和演變 此宗創立於唐代,實際創始人是法藏,先驅一般上溯到杜順(557~640)、智儼(602~668)。法藏後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澄觀(約737~約838)和宗密。

  杜順,本名法順,,因姓杜,亦稱杜順,原是禪者。據傳曾著《法界觀》和《五教止觀》,為華嚴宗無盡緣起說和判教方面五教說的淵源。《法界觀》本文系夾雜在法藏《華嚴發菩提心章》裡,經澄觀、宗密的疏解,才得以闡明,故有的學者對該書作者發生疑問,認為《法界觀》用“理”、“事”說明佛境,導源於闡明這種思想的《莊嚴經論》和《佛地經論》,因而應在這兩論之後,即部分地來源於唯識宗思想。華嚴宗推崇杜順,是為瞭表示本宗和稍後的天臺、唯識學說無關。關於華嚴宗最初的傳承,國內外佛學界有過激烈爭辯,有的認為最初是智正、智現和法藏三代相傳,有的認為是智正、智儼和法藏,有的則以智儼為始,也有認為是杜順、智儼和法藏,迄今無定說。

  智儼早年跟杜順出傢,曾聽智正講《華嚴》。他搜集關於《華嚴》的種種註解,特別贊賞地論學派慧光經疏所闡述的別教一乘說和無盡緣起說。他著《華嚴經搜玄記》,對《華嚴經》作瞭詳細解釋。後來他在至相寺弘傳,時人稱他為至相大師。他所作的《華嚴一乘十玄門》,根據經義建立十玄緣起的新說。此說後為法藏所發揮。他還著《華嚴孔目章》,依據慧光的說法草創五教說。但此說未具體成熟,後由法藏確定。他還曾在雲華寺講解《華嚴經》,時人也稱為雲華尊者。

  法藏,亦稱康藏法師。他深得武則天的賞識和龐信,武後以《華嚴經》中賢首菩薩的名字賜給他,故又名賢首,一般稱賢首大師或賢首國師。法藏17歲時依智儼學華嚴,成為智儼門下的高足。後武則天舍住宅為太原寺度僧,法藏出傢,住太原寺,為武後的傢廟和尚。在武則天的直接支持下,法藏大力從事講說、翻譯和著述,多次參加80卷《華嚴經》等譯事。日照(印度沙門地婆訶羅)從印度帶來的梵本中有《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他特請譯出以補足晉譯《華嚴經》的脫漏。他還親問日照,得知印度智光和戒賢的三時判教說相反,以無自性為究竟理論,他以此為反對法相唯識宗三時說的根據。他在智儼五教說的基礎上加以發揮,確定瞭華嚴宗的五教說。法藏講說新舊《華嚴經》30餘篇,著述100多卷,其中多系闡發《華嚴》思想的著作,如《華嚴探玄記》、《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金師子章》、《華嚴旨歸》、《華嚴遊心法界記》、《華嚴三昧章》和《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等都是名作。他繼承和發揮智儼的法界緣起論和判教思想,建立瞭一個比較周密而獨具特點的華嚴理論體系。法藏還為唐中宗、睿宗授菩薩戒。唐中宗給他三品大官的獎賞。法藏積極搜藏佛典,並號請群眾普遍締結香社,為華嚴宗開拓地盤,擴大勢力范圍。法藏一時地位甚高,名聲顯赫,人都稱其為華嚴和尚。在唐代最高統治者的直接支持下,法藏在天臺宗、法相唯識宗之外,另行建立起新的佛教宗派。

  法藏去世後,其學說為弟子慧苑所修改。法藏晚年作新譯《華嚴經》的略疏,未成而遽告入滅。慧苑續作,名《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在十玄緣起和判教說方面,都和法藏的宗旨大異其趣。後被正統的華嚴宗人視為異系。錢塘天竺寺法銑(718~778),據說是慧苑的弟子,撰《刊定記纂釋》,批評慧苑的異說。法銑弟子澄觀和澄觀弟子宗密都批評慧苑,維護和發揚法藏的學說。

  澄觀,華嚴宗四祖,號清涼國師。出傢後遍訪名山、旁求經藏,廣學律、三論、天臺、禪和華嚴諸宗教理,對《大乘起信論》領契特深,還研究佛教以外的其他學問。後居山西五臺山大華嚴寺、講《華嚴經》。奉詔協助翻譯、審定南印度烏荼國送來的《華嚴經》後分梵本,即四十《華嚴》。他闡發法藏的思想,反駁慧苑對法藏學說的修改。對華嚴宗的“中興”起很大作用。澄觀雖以振興華嚴為己任,但思想中摻有禪宗、天臺宗以及《起信論》的成分,融會瞭華嚴、禪和天臺諸宗的教義,強調唯心,認為萬有即是一心,一心容萬有。以一心法界無盡緣起說,發揮華嚴性起的教義。他的著述甚多,傳說有300餘卷,主要有《華嚴經疏》、《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等。弟子百餘人,宗密繼承瞭其法統。

  宗密,華嚴宗五祖。世稱圭峰大師。幼通儒術,後隨禪師出傢,傳承荷澤宗的禪法,精研《園覺經》。後受教於澄觀,習華嚴教義。回圭峰後專事傳法著述。其佛學中心思想是繼承智儼、法藏以來的性起說,並強調以靈知之心為本原。他沿襲澄觀調和禪宗和其他宗派的路子,對當時“教傢”(三論、天臺、法相唯識和華嚴諸宗)和“禪傢”(荷澤、牛頭和洪州諸宗)的對立,十分不滿,強調禪教一致,認為雙方並非基本思想的分歧,而是傳教方法的不同,應當相輔相成。他甚至認為釋迦、孔子、老子都是至聖,並以儒傢經典《周易》的“四德”(元、亨、利、貞)配佛身“四德”(常、樂、我、凈),乃至以“五常”配“五戒”,表現出在圓融無礙思想支配下調和三教的思想傾向。他除闡述華嚴教義以外,對其他宗派,尤其是禪宗,亦廣事撰述,收集諸宗禪言,編著《禪源諸全集》。他的著述有200餘卷,主要有《華嚴原人論》、《禪源諸詮集都序》和《禪門師資承襲圖》等。

  華嚴宗在宗密去世後4年,遇唐武宗滅佛,經論散佚,僧徒離走,漸趨衰落。此後一些華嚴學者在理論上無甚創造和發展。

  宋初長水子璿(?~1038)力圖復興華嚴影響,弟子雲水凈源(1011~1088)繼其後,盡力振興華嚴宗風,時稱中興教主。宋哲宗元祐年間,高麗(今朝鮮)僧統義天持經典航海來中國咨決所疑,受法於凈源。華嚴宗散佚的疏鈔,因而得以復傳。義天回國後又遣使送來金書《華嚴經》譯本多種,凈源特建華嚴閣安置。凈源著述多取材於華嚴宗諸祖的疏鈔,其特殊見解是,認為杜順以來的華嚴學說,都是《大乘起信論》的演繹,把華嚴理論歸結為《起信論》。由此他還主張以馬鳴為華嚴初祖。南宋初華嚴宗人曾向高麗搜羅瞭智儼、法藏著述的佚本,重新雕版流通。此後凈源三傳弟子師會;竭力恢復智儼、法藏的古義,批判瞭在他之前的道亭和同時的觀復對於判教的說法。他的弟子希迪亦發揮其說,後人稱他們為宋代華嚴四大傢。宋代以後華嚴宗勢力更是每況愈下。明末清初,有德水明源以振興華嚴為己任,其弟子續法撰有關“華嚴”的著作多種。清末楊文會從海休得智儼的《搜玄記》和法藏的《探玄記》等,輯錄為《華嚴著述輯要》、《賢首法集》等。他還廣究諸宗,而尤服膺法藏的教義,自稱“教宗賢首”。

  哲學思想要略 華嚴宗基本理論是法界緣起論,澄觀在《大華嚴經略策》中說:“此經(華嚴經)以法界緣起......為宗也。法界者,是總相也,包事包理及無障礙......;緣起者,稱體之大用也。”法界“是包涵理和事及其相互關系的總相、總稱。”理“,所謂真理,指事物的本性、本體。”事“,即萬事萬物、現象。”法界緣起“是講理、事、理和事以及事和事的相互關系的理論。法界共有四相,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事法界,即現象世界;理法界,即本體世界;理事無礙法界,意謂理是事的本體,事是理的顯現,理和事相徹相存,本體和現象無妨礙、無矛盾,圓融和諧。這三個法界最後歸結於事事無礙法界,以說明宇宙間的一切和各類關系都是圓融無礙的。隋唐時代三論宗和天臺宗都依據二諦說對本體和現象的關系作過種種唯心主義的論述,華嚴宗則進一步闡發具體事物、個別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於理事無礙,理作用於事,事與事之間也發生聯系,這就由“理事無礙”進到“事事無礙”。認為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理的體現,理體是同一的,事與事之間也都是相即相融的。比如一顆微塵,也具足理性,由此也能和其他萬事萬物互不相礙、互相包容。華嚴宗還把法界歸於一心,認為理和心也是一回事。事事都是一心的產物,在同一心裡,事事都周遍含容,彼此無礙。法藏稱理事無礙的關系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一本體顯現為各種各樣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萬殊的事物歸結為同一的本體,是“一切即一”。由此也可說,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同樣,一切事物都包含於每一個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歸結為任何一個事物。事事無礙法界也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關系。總之,事事融通,遍攝無礙,重重無盡,宇宙萬物處於大調和、大統一之中。這是華嚴宗哲學理論的主要特色。

  華嚴宗為瞭闡發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的中心思想,還提出“六相圓融”和“十玄無礙”的學說。所謂六相是總、同、成、別、異、壞,前三相指全體、整體,後三相指部分、片斷,其相互關系是離總無別,離同無異,離成無壞;總即別,別即總;同即異,異即同;成即壞,壞即成;相即相入,圓融無礙。所謂十玄無礙,第一同時,好像一滴海水具足百川之味;第二廣狹,好像一尺鏡子能見千裡之遠的景致;第三一多,好像屋裡千盞燈光的互相交涉;第四諸法,好像金的顏色離不開金子;第五秘密,好像片月點綴天空有明有暗;第六微細,好像玻璃瓶透露出所盛的芥子;第七帝網,好像鏡子對照重重影現;第八托事,好像造象塑臂處處見得合式;第九十世,好像一夢便自在地過瞭百年;第十主伴,好像北極星為眾星圍繞。

  上述哲學思想,意在說明眾生“此心”本來具足一切功德,不假修成而隨緣顯現。眾生和佛隻是迷悟的不同,主伴的各異而已。眾生一旦由迷轉悟,當即是佛。同時也在於充分肯定現實社會基礎的價值,美化唐代封建社會是和諧一致、其樂融融的,從而感化社會各階級、各集團和各類人們無分差別,不辨是非,調和矛盾,和睦共處,任運而遊,相安無事。

  華嚴宗哲學思想是一個龐大的神秘主義體系,其中涉及萬物普遍聯系觀點和本質與現象、同一和差別等范疇,包含瞭豐富的辯證法因素。華嚴宗哲學理論代表中國佛教哲學的最高水平,並且給宋明唯心主義哲學以巨大影響,因而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