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運送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飛機。具有較大的載重量和續航能力,能實施空運、空降、空投,保障地面部隊從空中實施快速機動;它有較完善的通信、領航設備,能在晝夜複雜氣象條件下飛行。有些軍用運輸機還裝有自衛武器。

  軍用運輸機按運輸能力分為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戰略運輸機航程遠,載重量大,主要用來載運部隊和各種重型裝備實施全球快速機動。戰術運輸機用於戰役戰術範圍內遂行空運任務。有的具有短距起落性能,能在簡易機場起落落。

  軍用運輸機由機體、動力裝置、起落裝置、操縱系統、通信設備和領航設備等組成。機身艙門寬敞,分前開式、後開式和側開式。裝有前開式和後開式艙門的運輸機,在艙門處設有貨橋,與飛機底板相接,底板上有滾動裝置,機艙內有起吊裝置;艙門、貨橋和起吊裝置由液壓或電動機構操縱,便於快速裝卸大型裝備和物資。機翼一般采用上單翼佈局,機翼前、後緣裝有高效增升裝置,以改善起落性能。動力裝置多數為2~4臺渦輪風扇或渦輪螺旋槳大功率發動機,有的在主起落架艙內或尾部裝有輔助動力裝置,用於在地面起動發動機。起落架多采用多輪式,裝中、低壓輪胎。有的起落架裝有升降機構,用以調節機艙底板的離地高度,便於在野戰條件下進行裝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軍用運輸機在轟炸機、民用運輸機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1919年,德國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專門設計的全金屬運輸機J-13。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較著名的軍用運輸機有德國的容克-52、蘇聯的AHT-9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國傢又專門研制出一些軍用運輸機,如德國的Me-323和容克-352,美國的C-46等。上述飛機采用的活塞式發動機,功率達1200馬力以上,最大航程達6000多公裡,可載運120人。50年代末、60年代初,軍用運輸機開始采用渦輪噴氣發動機,如美國的C-141;有的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如美國的C-130、C-133和蘇聯的安-22等。60年代中期,開始采用噪音小、耗油率低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由於動力裝置不斷改進,軍用運輸機的性能已有大幅度提高。美國的戰略運輸機C-5A(見圖),裝有4臺渦輪風扇發動機,巡航速度871公裡/小時,最大載重航程達4745公裡,最大有效載重達120噸,可裝載48噸主戰坦克2輛,或載重汽車16輛,或搭載34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蘇聯的戰略運輸機安-124(見彩圖),最大巡航速度約850公裡/小時,最大載重航程約4500公裡,最大有效載重約150噸。

美國C-5A運輸機

蘇聯安-124運輸機

  今後,軍用運輸機將綜合利用高效增升裝置、反推裝置和推力換向、襟翼吹氣等技術,進一步改進起落性能。戰略運輸機在氣動佈局方面將有新的突破,除發展常規佈局的大型運輸機外,正在醞釀雙機身、三機身和“翼載”等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