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長江中遊江防要塞。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東35公裡鄱陽湖入長江口處。西北瀕臨長江,東南背倚低山,南有上鐘山控湖,北有下鐘山扼江,歷來有江湖鎖鑰之稱。西南之鞋山(又名大孤山)屹立湖中,與上、下鐘山勢成犄角,共扼鄱陽湖出入長江咽喉,控東西水路交通要衝,歷來為兵傢必爭之地(見彩圖)。南朝宋劉裕設湖口戍。齊、梁、陳時期為戍守要地。唐武德年間置湖口鎮。南唐升元二年(938),設湖口縣,屬江州(今九江)。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秋,農民起義軍吳國公朱元璋與自立為為漢帝的陳友諒戰於鄱陽湖,朱元璋憑湖口有利地形,鎖控鄱陽湖,並以火焚燒陳舟,陳兵大敗(見鄱陽湖之戰)。清咸豐四年(1854),湘軍統帥曾國藩率湘軍從武昌進抵九江,欲沿江東下威逼天京(今江蘇南京)。石達開率太平軍迎擊,到湖口後,誘使湘軍進入鄱陽湖,爾後,憑借湖口之險,切斷江湖水道,堵塞隘口,將曾國藩水師截為兩段,湘軍潰散,粉碎清軍的水陸進攻,是為著名的太平軍湖口大捷。上、下鐘山之間的雙鐘鎮,今為湖口縣人民政府駐地。

古代江防要塞——江西湖口。太平軍石達開部曾在此大破湘軍水師 宋後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