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社會黨國際成員。1945年11月2日,由戰前的社會大眾黨、日本勞農黨、日本無產黨以及勞農黨等系統的代表人物創建,片山哲任書記長。黨的綱領指出,社會黨是以“政治上的民主主義,經濟上的社會主義,國際上的和平主義”為目標的“勞動階級的大眾政黨”。1947年4月選舉中,社會黨成為日本第一大黨。6月,社會黨與民主黨、國民協同黨聯合組閣,由片山哲任總理大臣。1948年3月,社會黨參加瞭以民主黨為首的蘆田均內閣。1948年10月蘆田內閣總辭職後,,該黨一直是在野黨。

  社會黨從成立之日起,左右兩派在理論、政策以及人事問題上一直存在矛盾。1951年10月,又圍繞《舊金山對日和約》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問題,兩派意見尖銳對立。社會黨遂分裂為左右兩個社會黨。經過1952年和1953年兩次眾議院選舉,左右兩個社會黨的議席都有瞭較大幅度增加。1955年第27屆眾議院選舉,兩社會黨共獲156席,“革新”勢力確保瞭足以阻止修改憲法的1/3以上的席位。在新的形勢下,兩社會黨於1955年10月13日恢復統一,選鈴木茂三郎為委員長,淺沼稻次郎為書記長。此後,淺沼稻次郎、河上丈太郎、佐佐木更三、勝間田清一、成田知巳、飛鳥田一雄、石橋政嗣相繼任委員長。黨內仍然存在眾多派系,並不斷圍繞路線、方針、政策發生論戰,釀成新的分化。1959年10月,西尾末廣等人脫離社會黨,於翌年1月另組民主社會黨(後改稱民社黨)。1960年10月,江田三郎當選為書記長,同時提出“結構改革”的方針,因而引起黨內大論戰。1962年7月,江田發表稱為“江田設想”的講話,後受到黨內批評。1977年3月,江田脫離社會黨,另組“社會市民聯合”。同年9月,“新潮流會”的楢崎彌之助、田英夫等退出社會黨,組成社會俱樂部,1978年3月又與社會市民聯合合並,成立“社會民主聯合”。社會黨內主要派系有佐佐木更三派的社會主義研究會,勝間田清一派的政策研究會,向坂逸郎派的社會主義協會(通稱“協會派”),安井吉典派的新潮流會,由舊江田派、舊河上派與一部分新潮流會和社會主義研究會成員組成的政權設想研究會,由超派系年輕議員組成的新生研究會等。

  社會黨主張遵守憲法,以“和平革命”方式取得議會多數,建立社會黨政權,或者以社會黨為核心聯合公明黨、民社黨的“國民長期政權”。社會黨反對日美安全保障體制,主張“非武裝中立”,並長期推動中日友好運動。社會黨與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日本工會總評議會關系密切,在選舉活動中得到“總評”所屬工會組織的大力支持。1986年9月土井多賀子當選委員長。現有黨員7萬餘人,成員主要是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職工。1986年在國會中有眾議員86名,參議員42名。機關報為《社會新報》,理論雜志為《社會黨》(月刊)。

日本社會黨書記淺沼稻次郎遇刺(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