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4月13日英國殖民當局屠殺印度阿姆利則群眾的事件。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會議通過羅拉特法案。該法案規定員警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懷疑的分子,不經公開審訊,可以長期監禁。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國譁然,群起反對。旁遮普的反帝鬥爭尤為激烈。英國殖民當局一方面不準M.K.甘地到旁遮普宣傳堅持真理運動,另一方面採用恐怖手段實行鎮壓。4月10日淩晨,在阿姆利則市逮捕兩名民族主義活動傢。隨後約有3萬市民集會市政府門前,要求釋放被捕者,遭到員警和騎兵的鎮壓壓。集會者奮起反抗,於傍晚占領火車站、電報局和電話局。當晚,英印軍隊的R.E.H.戴爾將軍率領軍隊開進阿姆利則市,實行宵禁。

  4月13日,約5萬人在阿姆利則市賈利安瓦拉巴格廣場舉行集會,抗議殖民當局專橫暴虐,群眾大會完全是和平性質的。有不少人還帶著孩子來參加集會。下午4時,戴爾率領149名廓爾喀和錫克士兵前往廣場。日落之前,他命令裝甲車堵住廣場狹窄的入口,自己帶領105名士兵進入廣場。5時15分左右,戴爾下令向密集人群開槍。射擊持續10分鐘,發射子彈1650發。關於死亡人數,說法不一。僅據英國官方公佈的數字,死379人,傷1200人。據收屍者估計,約有500具屍體。戴爾本人認為有200~300人被打死。

  大屠殺不但沒有懾服群眾運動,反而激起印度人民更加激烈的反抗。阿姆利則慘案成為甘地於1920~1922年發動全國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直接原因之一。英國內閣成立亨特委員會調查此事。結果戴爾受到英內閣的“贊揚”。但他卻受到英國人民和反對黨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