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於1954~1962年領導人民進行的反法武裝鬥爭。1954年11月1日民族解放陣線在奧雷斯山區發動武裝起義,迅速發展到全國各地。1956年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發展到10多萬人,解放區建立瞭政治、軍事統一的民主政權,形成鞏固的農村根據地。

  從1957年10月起,民族解放軍在全國範圍內發動瞭更大的攻勢,不斷取得勝利。1958年9月19日,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費爾哈特·阿巴斯任總理。此後,各各解放區紛紛設立政權機構──人民會議,把法國殖民者霸占的土地分給農民,並發放農業貸款。農民踴躍參軍,民族解放軍很快發展到13萬人,解放瞭全國2/3的土地。

  C.-A.-M.-J.戴高樂執政後,為擺脫法國政府面臨的困境,建議法、阿談判。談判從1960年6月25日開始。開始時,法國政府拒絕雙方在平等地位上談判;後又提出隻談停火問題,不談軍事問題;在討論政治問題時,不承認阿爾及利亞對撒哈拉地區的主權,致使談判一再破裂。同時,法國在戰場上仍堅持武力鎮壓政策。法國海軍封鎖阿爾及利亞地中海沿岸,陸軍在沿摩洛哥、突尼斯的邊界上設置封鎖線,同時扼守主要城鎮、交通線和石油產區等地。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一再突破封鎖線,大量殲滅法軍。1960~1961年,法占區也爆發瞭規模空前的愛國正義鬥爭。阿爾及爾、奧蘭(今瓦赫蘭)和君士坦丁等城市發生激烈的巷戰。法占區人民的鬥爭有力地推動瞭民族解放運動。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戰士

  1962年3月7日,阿、法兩國代表團在法國的埃維昂恢復談判。3月18日簽署瞭埃維昂協議,經過7月1日阿爾及利亞公民自決投票,阿爾及利亞取得瞭獨立,結束瞭法國殖民主義者130年的統治。

  

參考書目

 Tanya Mathew, War in Algeria; Background of Crisis,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