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六年(西元前714)冬,北戎乘中原諸侯國混戰之機,南下襲鄭。鄭國戰車受地形限制,不及戎徒兵靈活,易遭襲擊,鄭莊公深以為患。鄭公子突認為戎軍有部伍不整、貪得財物、勝不相讓、敗不相救的弱點,主張誘其深入,設伏擊破。鄭莊公從其計,先命大夫祝聃率軍分三批設伏,再以部分士卒為誘兵。兩軍接戰,鄭誘兵佯敗,拋棄財物。戎軍前隊見利緊追,直入鄭軍伏擊圈內。鄭先以一部伏兵突然攻擊,戎軍倉皇而退,祝聃隨即指揮全部伏兵將戎軍前隊切為數段,前後夾擊,將其殲滅。戎軍後隊見前隊失失利,各自逃奔。鄭軍乘勝追擊,大敗戎軍。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記載較早的伏擊戰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