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

  中國愛國將領,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字漢卿,號毅庵,奉天(今遼寧)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1919年3月,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科,畢業後歷任奉軍營、團、旅、師、軍、軍團長、空軍司令等職。1928年6月,其父父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奉系元老推為首領,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12月,不顧日本和親日派的阻撓,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等職。1930年10月,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軍很快侵占東三省。1933年3月,熱河省(今並入遼寧、河北、內蒙古)淪陷後,蔣、張受到全國輿論譴責,張代蔣受過辭職。1934年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總”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營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總”副司令。此時,日本侵華日亟,南京國民黨政府一再妥協,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簡稱“八一宣言”),全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日的呼聲日益高漲。張學良面對既不能抗日復土,而“圍剿”紅軍又屢遭失敗的嚴峻現實,逐漸對蔣“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有所覺悟,經中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幫助,始信聯共抗日是唯一出路。1936年4月,與周恩來在膚施(今陜西延安)會談,提出聯蔣抗日,為中共中央所采納,達成瞭與紅軍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10月,毛澤東、周恩來致書張學良,請其向蔣轉達互派代表談判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張多次勸蔣聯共抗日,並請纓抗戰,均被拒絕。12月4日,蔣到西安督戰。張與西安綏靖主任、第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共同向蔣面諫,遭到訓斥。蔣令張、楊進攻陜北紅軍,否則將其所部分別調往福建、安徽。張、楊為逼蔣抗日,於12日晨發動瞭西安事變,扣留瞭蔣介石,通電全國,提出抗日八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17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到西安。周、張、楊協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同蔣的代表宋美齡、宋子文談判達成瞭停止“剿共”政策等六項協議,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走向全國抗戰奠定瞭基礎。25日,張未與周、楊商量即伴送蔣回南京,被扣留,先後囚於浙、贛、湘、黔,後移至臺北,長期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