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軍用運輸機,遂行空中輸送任務的航空兵。有的國傢稱軍事空運部隊。具有快速、機動和超越地理障礙的遠端輸送能力。主要用於保障部隊實施空中機動、空降作戰、運送武器裝備和物資器材。在現代戰爭中,運輸航空兵已成為軍隊快速反應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紀30年代,歐美一些國傢相繼組建瞭軍事空運分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運輸航空兵迅速發展,有的成為空軍的一個兵種。在中國,國民黨軍隊於抗日戰爭初期開始組建空運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9年組建第一個運輸航空分隊。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建立運輸航空兵師。運輸航空兵為支援地面部隊作戰、配合邊防鬥爭和參加軍事演習,以及在科研試驗、搶險救災、播種造林等支援社會主義建設活動中,都作出積極的貢獻。如50年代初,為支援陸軍部隊進軍西藏,運輸航空兵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開辟20多條空投、空運航線,空投物資2400餘噸;在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中,參加瞭大規模空運和空投,日出動量最多達354架次。

  7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傢都進一步重視發展軍事空運力量。美、蘇編有龐大的軍事空運部隊,一次空運總能力均可達3萬噸以上。美國軍事空運部隊屬軍事空運司令部領導,編有航空隊、聯隊、中隊,裝備 C-5、C-141和C-130等型運輸機1400餘架。蘇聯軍事運輸航空兵隸屬於空軍,編有師、團、大隊、中隊,裝備安-22、伊爾-76和安-12等型運輸機1500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