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和海軍基地,亞歷山大省省會。位於地中海南岸,尼羅河三角洲西緣,北緯31°12′,東經29°54′。人口230萬(1976)。為埃及首都開羅的北方門戶,連接非、亞、歐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樞紐。西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進入埃及後興建,故名。自西元前305年起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西元前30年併入羅馬帝國版圖。從7世紀起相繼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法國人控制。1882年被英軍佔領,成為英國在地中海的主要海軍基地。1946年英軍撤撤離。1970~1976年,蘇聯曾在此設地中海分艦隊司令部。現為埃及海軍基地,駐有埃及海軍司令部、海軍學院。城西南建有德赫拉軍用機場。亞歷山大城南依邁爾尤特湖,北瀕地中海,西為狹長陸地,東鄰開闊平原。市區呈西南—東北走向,長30公裡,寬1~5公裡,主要建築物集中在城區東部。港口在西部,由 “T”形半島分成東、西兩港:東港為漁港,西港為軍港和商港,年吞吐量2700萬噸(1982),占全國進出口物資的90%。軍港內建有幹、浮船塢,碼頭總長約2000米。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13.7℃,7月25.4℃。年降水量185毫米。主要工業有造船、機械制造、石油、化工和紡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