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傢、政治傢。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初為魯將破齊軍,後入魏為將。周威烈王十七年(西元前409),吳起率軍攻取秦河西地(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任魏西河郡守20餘年,致力改革政治、經濟、軍事,創建瞭一支經過嚴格選拔和訓練的“武卒”,與諸侯國作戰數十次,開疆拓地,戰績卓著。後遭大夫王錯陷害,被迫於周安王十九年(西元前383 )投奔楚國。先任宛(今河南南陽)守,一年後升令尹,掌軍政大權,主持變法。吳起針對楚國積弊,剝奪舊貴族政治、經濟特權,,裁減冗員冗費,用於選練軍隊,以求富國強兵。僅一年,貧弱的楚國開始強盛,兵威四方。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反對改革的舊貴族乘機殺害吳起。歷史上,吳起作為政治傢與商鞅齊名,作為軍事傢與孫武並稱。他能征善戰,治軍嚴明,與士卒共甘苦,傳曾親為士卒吮瘡毒,深得部眾之心。相傳由吳起著的《吳子》一書,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