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華東野戰軍各一部,於1948年5月為殲滅盤踞在河南省南陽(簡稱宛)以西地區的封建地主武裝和國民黨軍而發起的進攻戰役。具體部署是:以中原野戰軍第2、第4縱隊,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和桐柏、陝南軍區部隊組成主作戰集團,圍殲宛西地區的守軍;以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在鄭州以西,第3、第6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3、第8縱隊在葉縣、方城、象河關地區為保障集團,執行鉗制和打援任務。主作戰集團於2~10日,採取遠程奔襲、突然圍攻、就地搜剿和政治瓦解解等手段,先後攻克鄧縣、鎮平、內鄉、淅川及西峽口、侯集、荊紫關等城鎮,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9師1個團和5個保安團全部、13個保安團大部。15~17日又克光化縣城、老河口鎮,殲滅第104、第163旅各約1個團。第9縱隊在當地軍分區部隊配合下,於13日在滎陽殲滅暫編第26旅1個團,16日在密縣以西殲整編第47師第127旅大部,收復登封和密縣縣城;第8縱隊於14日攻克許昌縣城,殲滅獨立第21旅。此役,共殲國民黨正規軍9700餘人,封建地主武裝1.2萬餘人,克復縣城9座,解放瞭南陽以西大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