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週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經濟週期中的決定性階段。

  主要表現 經濟危機的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戰後有所不同。但無論是戰前或戰後,其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開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生產下降和失業業激增,是戰前與戰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志。戰前與戰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在戰前的危機中,一般是通貨緊縮,物價下跌,銀根吃緊,利率上升,銀行擠兌並大批倒閉;而在戰後的危機中,由於國傢壟斷資本主義采取膨脹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從1957~195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開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傢在危機期間都出現瞭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反常現象。

  主要特征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暴露的生產過剩,並不是生產出來的商品真正超過瞭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要使現有的人口都能夠富裕地生活,充分滿足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生活資料並不是生產得太多瞭,而是生產得太少瞭。但是,相對於人民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又的確是生產得太多瞭。就生產資料來說,要使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都能夠充分就業,促進生產的迅速發展,各生產部門還要進行大量的設備投資。生產資料同樣不是太多瞭,而是太少瞭。但是,要使生產資料按一定的利潤率作為剝削工人的手段而起作用,現有的生產資料又的確是周期地生產得太多瞭。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並不是絕對的過剩,而是相對的過剩。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各個社會形態裡,由於戰爭、瘟疫、天災等各種原因,以及剝削階級的橫征暴斂,也會在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內使生產和社會生活陷於嚴重的苦難和危機之中。但這種危機的特征是生產嚴重不足,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則是生產過剩。

  產生的根源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在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性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但是,隻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以後,危機的可能性才變成瞭現實性。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的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瞭。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占統治地位,每個資本主義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但是,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統治,生產完全從屬於資本傢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占有。而資本傢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產並占有剩餘價值,他們“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瞭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無酬勞動的占有以及這個無酬勞動和物化勞動之比,或者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因此,當生產的擴大程度在另一個前提下還遠為不足的時候,對資本主義生產的限制已經出現瞭。資本主義生產不是在需要的滿足要求停頓時停頓,而是在利潤的生產和實現要求停頓時停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頁)。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單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單個企業的生產,在資本傢或其代理人的統一指揮下,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而整個社會生產卻基本上陷於無政府狀態。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比例關系的失調,特別是生產與需要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失調,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結果。私有制把社會生產割裂開來,資本傢們各行其是。各生產部門比例的不協調,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經常現象,而按比例的發展,則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個別情況。嚴重比例失調是引起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即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或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在追逐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所有資本傢都拼命發展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後於整個社會生產的增長,商品賣不出去,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引起經濟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

  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以及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作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彼此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它們的結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周期地遭到破壞,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周期性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危機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機與危機之間的間隔表現瞭一定的規律性。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瞭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次危機開始之間的這個期間,構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或稱經濟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不同的階段。戰後的周期雖然發生瞭某些形態變化,但四個階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礎。危機是周期的決定性階段,它的表現已如前述。蕭條階段: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但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尚未從危機的打擊下蘇醒過來,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還呈現一片蕭條景象。復蘇階段:資本主義經濟從危機的打擊中逐漸恢復過來,生產逐步擴大,就業人數逐步增多,社會購買力開始提高,市場逐步擴大,當生產達到危機前的最高點時,復蘇階段便過渡到高漲階段。高漲階段:生產超過危機以前的最高點繼續向前發展,市場進一步擴大,就業進一步增加,資本主義經濟出現瞭“景氣”,經過或長或短的時間,新的危機又重新爆發瞭。

  關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個是周期性的原因,一個是周期長短的原因。

  危機周期性的原因,要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去尋找。這一基本矛盾雖然貫穿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始終,但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處於嚴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時尖銳,有時緩和,呈現出一種波浪式發展的狀態。經濟危機是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又反過來通過對生產力的破壞暫時強制地緩解這一矛盾。但危機並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機過去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基本矛盾又會逐步重新激化起來,使另一次危機成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瞭。資本主義生產產生瞭新的‘惡性循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15頁)。

  關於周期長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國傢壟斷資本主義還沒有占統治地位的時候,主要是由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決定的。固定資本的更新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固定資本的更新必然會引起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大量需求,從而促進生產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這反過來又會增加就業,提高勞動群眾的購買能力,擴大消費資料市場,從而促進消費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因此,固定資本的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準備瞭物質條件。同時,它又會引起新的一輪生產過剩,為下一次經濟危機提供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階段,把物質磨損和精神磨損合起來看,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固定資本,平均大約10年左右就需要實行更新,固定資本的這個平均的生命周期,是決定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間隔時間創造瞭物質基礎。

  不但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中,沒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就是在資本主義的早期,其經濟危機也是不規則的。當時,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還不夠發達,固定資本的再生產還沒有能夠成為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盡管當時的英國頻繁出現過1788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經濟危機,但它們的出現和交替是沒有規則的,而且從整個社會來看,危機還是一種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隻有當大機器工業發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程度時,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機才逐漸轉變為波及一切主要工業部門、震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周期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1825年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危機,就是最早一次這樣的危機。

  固定資本的更新固然是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對危機間隔時間的長短有重大影響,但也不能把這一點絕對化瞭。上述論斷,對於1825年以後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以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時期,情況卻發生瞭變化。決定周期長短的因素,除瞭固定資本的更新以外,還有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幹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延緩或加速經濟危機的爆發,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在當代,不能隻用固定資本更新這樣一個因素去解釋經濟周期的長短。

  當代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中產生的,隻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看,自1825年英國開始出現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以來,每隔一定期間就要發生一次。除瞭上面談到的19世紀發生的幾次危機以外,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又發生瞭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傢又發生瞭次數不等的經濟危機。到目前為止,就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傢看,發生經濟危機的次數是:美國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聯邦德國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國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國7次(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在戰後各國的歷次危機中,有的是屬於部分國傢同期發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至於戰後究竟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國學術界還有不同的看法。但嚴格說來,屬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隻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因為隻有這三次危機表現瞭明顯的國際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機中,最嚴重的一次是戰前1929~1933年的大危機,這次危機震撼瞭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傢,被稱為“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後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各種矛盾激化的條件下發生的。危機長達4年之久,生產下降和失業增長都達到瞭空前猛烈的程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幾乎下降瞭44%,比1913年的水平還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業人數達到5000萬人左右,一些國傢的失業率竟高達30~50%。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瞭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國來說,工業生產下降瞭56.6%,其中生鐵產量減少瞭79.4%,鋼產量減少瞭75.8%,汽車產量減少瞭74.4%,整個加工工業工人人數減少42.7%,支付工資總額降低57.7%,全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人。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國法西斯乘機上臺,它們相繼發動瞭侵略戰爭,直至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的危機過去以後,轉入瞭一個長時間的“特種蕭條”階段。以後在生產還沒有發展到明顯的新高漲的情況下,又爆發瞭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至1939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1929~1933年的大危機是在國傢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夠發展、資本主義的所謂“自動調節”還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它證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矛盾已經尖銳化到這種程度,如果不由國傢去進行調節和幹預,則資本主義制度將岌岌可危。於是以這次大危機為轉折點,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傢壟斷資本主義乃獲得瞭重大的發展。

  戰後在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1973~1975年的危機和1980~1982年的危機,這兩次危機都是在“停滯膨脹”的背景下發生的。80年代初的危機更具有新的特色,這是一次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傢爆發危機的時間非常接近。1979年7月英國首先爆發危機,加拿大於同年10月工業生產出現下降,美國於1980年2月陷入危機,其他國傢在1980年爆發危機的有比利時(2月)、日本(3月)、聯邦德國(4月)、荷蘭(4月)、法國(5月)、意大利(5月)、愛爾蘭(6月)。各國於1982年底開始走出危機,危機持續3年左右,是戰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危機。由於英國、加拿大於1979年就陷入瞭危機,所以有人稱之為1979~1982年的經濟危機。但在7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傢中,有5個國傢:即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是1980年爆發危機的,並且美國起主導作用。所以一般仍稱之為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

  最值得註意的,是1980~1982年的危機有很大的曲折性,這是資本主義危機史上所罕見的。在同一次危機中,有些國傢出現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即3年內發生兩次下降,如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和日本;有的國傢,如法國和意大利,則發生數度下降,呈現鋸齒型。以美國為例,從1980年2月開始,工業生產連續下降瞭6個月,從1980年8月起,工業生產又逐漸回升,到1981年7月已超過1980年1月的水平;但從1981年8月起,美國的工業生產又急轉直下,到1982年11月,明顯地超過瞭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8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的發展過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曲折,從根本上說,是由於在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國傢對經濟加強幹預的結果,或者說是采取反周期措施的結果,這種幹預使危機的發展受到阻撓,但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危機終於按照自己的規律繼續展開。

  戰後經濟危機的新特點 同戰前比較,戰後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產生瞭新的特點。危機的性質、主要特征、基本原因等等,並沒有改變。但由於戰後資本主義經濟以及世界形勢發生瞭重大變化,從而使經濟周期的發展進程,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等方面出現瞭以下一些特點:

  同期性與非同期性經濟危機交錯發生 資本主義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與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互相交錯,而進入70年代以後,則由非同期性穩定地轉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危機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傢裡趨向於同時爆發,具有比較明顯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發瞭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後,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歐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傢都一齊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隻有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機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其他各次危機則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例如,美國爆發1948~1949年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時,西歐和日本正處於戰後恢復過程中,並未同時發生危機,而當西歐各國爆發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經濟危機時,美國則由於先後發動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使危機分別推遲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發。

  危機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戰後初期,由於資本主義各國遭受戰爭破壞的程度不同,經濟恢復的時間不同,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進程也就很不一致。②局部戰爭,即50年代初的美國侵朝戰爭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國侵越戰爭,對各資本主義國傢經濟周期的進程產生瞭不同的影響。③戰後各國國傢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各國采取的國傢幹預措施並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國經濟危機影響的效果也各不相同。④由於某些地區和某些國傢的經濟關系特別密切並有共同利害關系,戰後形成瞭一些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地區性聯盟,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因此,經濟危機有時在這些國傢裡表現出較明顯的地區同期性,而不表現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戰後國際經濟關系日益密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趨勢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以上這些因素終於阻止不瞭經濟危機向世界同期性發展。70年代以後,連續發生瞭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兩次戰後嚴重的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轉變,這就是戰後經濟危機發展的歷史趨勢。這一轉變,反映瞭經濟危機嚴重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中,未發生危機的國傢還可以吸收那些陷於危機中的國傢的過剩商品和過剩資本,起一定的緩沖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時,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傢都陷於危機之中,誰也救不瞭誰,而且還互相轉嫁危機,加劇瞭相互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並使危機的時間拖長。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 19世紀70年代初,馬克思在修訂《資本論》法文版第一卷時曾說過:“直到現在,這種周期的延續時間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絕不應該把這個數字看作是固定不變的。相反,根據我們以上闡述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各個規律,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數字是可變的,而且周期的時間將逐漸縮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頁)。

  馬克思關於周期將逐漸縮短的論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否仍然有效,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由戰後隻發生過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來看,從1957~1958年的危機起到1980~1982年的危機爆發止,23年間發生三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略長於11年;而20世紀初從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37年,37年間共發生6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略長於7年。兩相比較,戰後的經濟周期是延長瞭。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經濟危機也計算在內,以美國為代表,從1948年到1980年,32年發生7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約為5年零4個月,顯然又比戰前大大縮短瞭。還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機以後,隻相隔4年多一點就爆發瞭1980~1982年的危機,這是周期縮短的最近證明。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首要原因,是由於戰後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普遍加強瞭對於經濟活動的幹預。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或將要爆發時,各國政府就在財政上和貨幣金融上實行膨脹政策,如增加預算開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貨幣發行量等等,同時還用減免稅收、降低貼現率、放寬房屋抵押貸款條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資和私人消費。這些措施人為地激發起新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暫時地緩和瞭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使危機不能充分展開。這些措施,從短期來看,有時固然能夠延緩危機的到來或減輕危機的嚴重程度;但從長期來看,卻進一步擴大瞭生產能力,加劇瞭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為下一輪危機的爆發埋下瞭禍根。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技術的迅速進步,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大為縮短。各國政府為瞭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利潤,還采取加速折舊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資,這也促進瞭固定資本更新周期的縮短。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表明資本主義矛盾的激化,在國傢的多方幹預下,戰後雖然沒有發生象30年代那樣的大危機,但多次危機合起來,對於資本主義的打擊仍然是嚴重的。

  周期變形 從一次危機到另一次危機算是一個經濟周期。危機是經濟周期的起點和終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整個周期分為四個階段,這是周期運動的傳統形式。當時整個周期是在國傢不幹預或幹預較少的情況下自行運轉的。戰後,在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由於資產階級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幹預,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機和蕭條階段的膨脹性政策以及在復蘇和高漲階段的緊縮性政策,使周期發生瞭變形:危機的來勢沒有過去那樣兇猛,蕭條和復蘇兩個階段,界限不清;高漲階段經濟增長乏力,有時還發生曲折和波動。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蕭條和復蘇兩個階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劃分,從表現形式看,整個周期是由危機、“回升”和高漲三個階段組成的,而不象過去那樣由四個階段組成。蕭條階段和復蘇階段混淆不清,不僅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體上也如此。

  如前所述,在1980~1982年的危機中,由於政府加強反危機措施,竟出現瞭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型或幾次下降與回升互相交錯的鋸齒型。這種周期形態變化的新現象,是由周期運動受到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嚴重幹擾所造成的,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經濟周期的形態變化,並不是否定過去四個階段的劃分,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階段仍然是周期變化的基礎和前提,資本主義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周期的形態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經濟危機的沖力相對減弱 戰後雖然周期縮短,危機頻繁,但在各次危機中,工業生產下降幅度都沒有戰前那樣大。1973~1975年的危機,是戰後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它使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15.3%,英國下降11.2%,法國下降16.3%;而戰前比較嚴重的1920~1921年的危機,卻使這些國傢的工業生產分別下降瞭32%、55%和24%。至於1929~1933年那次世界經濟大危機,各國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就更大瞭。當時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56.6%,英國下降32.3%,法國下降35.7%。

  戰後危機沖擊力較小的原因,總的來說,是由於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反危機措施阻礙瞭危機的展開。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固定資本投資幅度下降不大。過去危機爆發時,企業一般都中止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甚至暫停固定資本的更新。但戰後由於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實行減免稅收,加速折舊,以及其他各種優惠待遇,去鼓勵投資,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斷開展,要求固定資本加速更新。所有這些,即使是在危機期間,也使固定資本投資的下降幅度不大,從而緩和瞭危機的惡化。②個人消費需求下降幅度較小。過去在危機期間,由於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勞動人民的收入減少,使消費品的生產過剩更加嚴重,轉而又加劇瞭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剩,推動經濟危機進一步發展。但戰後由於消費信貸的擴大,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進,以及工人組織程度提高,抵抗資本傢降低工資的力量增強,使消費的下降遇到瞭阻力,從而減輕瞭危機的嚴重程度。③以通貨緊縮、銀根吃緊、銀行擠兌和大批倒閉為主要形式的貨幣信用危機有所改變。這樣的貨幣信用危機,是戰前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大大加劇瞭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戰後由於金融資本力量增強,政府采取膨脹性的貨幣金融政策,加強瞭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和管理,增強瞭貨幣信用體系抵抗經濟危機沖擊的能力,從而減輕瞭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④由物價暴跌轉為物價上漲。戰前的危機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人心惶惶,造成嚴重的緊張局勢。戰後由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傢在貨幣金融上和財政上實行膨脹政策,在危機期間,物價不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漲,盡管留下後患,卻暫時緩和瞭危機的沖擊力量。

  由於以上各種原因,戰後的經濟危機不能充分展開,生產下降幅度不大。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機的沖擊力減弱;但另一方面,又為危機頻繁、周期縮短播下瞭種子,同時還為70年代以來的停滯膨脹準備瞭條件。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 如前所述,伴隨著戰前危機的,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當時的一般情況是:危機階段,物價暴跌;蕭條階段,物價在低水平上徘徊;復蘇階段,物價回升;高漲階段,物價迅速上漲;危機再爆發時,物價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環反復,起伏波動。支配這種起伏波動的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周期變化和貨幣供應量的周期變化,而這是在國傢幹預較少的條件下自發運行的。戰後由於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發生瞭變化,在危機期間物價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續上漲。以美國為例,從戰後到80年代初,它爆發瞭7次經濟危機,僅前兩次危機期間物價有輕微下降,其餘的危機期間物價一律上漲。1948~1949年的危機時,消費物價下降瞭3.1%;1953~1954年的危機時消費物價下降瞭0.75%,從1957~1958年的危機開始,以後在各次危機中,消費物價都在上漲,而且上漲幅度有增大的趨勢。1957~1958年的危機中物價上漲瞭4.2%;1960~1961年的危機中上漲瞭4.7%;1969~1970年的危機中上漲瞭6.18%;1973~1975年的危機中上漲瞭14.5%;1980~1982年的危機中,1980年上漲瞭13.5%,1981年上漲瞭10.7%。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原因是:①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傢在戰後大力推行赤字財政政策和擴大信用的政策。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它們就增加政府開支,降低貼現率和存款準備率,結果使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釀成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改變瞭貨幣供應量的周期波動,使之不再象戰前那樣在危機期間大量收縮,而是繼續增長,這樣就形成瞭一種推動物價上漲的力量。②私人壟斷的大大加強也是引起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戰後隨著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跨部門的壟斷組織──康采恩進一步興起,主要經濟部門逐漸被壟斷公司集團所控制。這些大壟斷公司在制定商品價格時,實行所謂“領價制”,即由最大的“領頭公司”按照產品的生產費和根據“目標利潤”所確定的利潤量來規定產品的價格,其他公司也按這種價格去出售商品。因此,壟斷價格對整個物價的影響,比戰前大為加強。大壟斷公司在危機爆發時,用降低開工率的辦法去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動,不但不降低商品價格,反而提高價格以彌補損失。③戰後各種阻礙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下降的其他因素,也是引起物價在危機期間上漲的重要因素。

  新技術革命與經濟危機 當代世界正面臨著新的技術革命的高潮,電子計算機工業、原子能工業、半導體工業、宇航工業、高分子合成工業、激光工業等一系列新部門的出現和發展,以及生物工程和海洋工程即將有新的突破,使物質生產領域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必將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一步發生重大的影響。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西方國傢的一些未來學傢和社會學傢,大肆宣揚所謂“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第三次浪潮”等理論,企圖論證現代資本主義已經“變形”,它將成為與資本主義本質不同的所謂“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竭力掩蓋資本主義的歷史暫時性,把它看成是永久繁榮的社會制度,當然也不會再有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瞭。

  那種認為新的技術革命能夠改變資本主義性質、消除經濟危機的說法,當然是錯誤的。這是一種技術決定論,是違反歷史唯物主義的。但不承認新技術革命對於經濟危機會發生重大的影響,也是不客觀的。目前比較明顯的,是新技術革命對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瞭雙重作用:一方面是緩和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劇的作用。

  新技術革命緩和危機的作用表現在:①使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傳統的老工業部門,如鋼鐵、煤炭、紡織等部門的比重將相對縮小,而新興工業部門的比重和作用則日益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傳統工業部門因生產過剩而減產時,新興工業部門卻在繼續增長,雖然抵消不瞭傳統部門的生產下降,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瞭全部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從而緩和瞭危機。②促進瞭固定資本大規模的更新和改造,不僅新興工業部門的固定資本要大量增加,而且傳統部門也要大規模地采用新技術,更新機器設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危機。

  新技術革命加劇危機的作用表現在:①加快瞭固定資本的更新和擴大,縮短瞭固定資本更新的期限,為危機頻繁、周期縮短進一步提供瞭物質基礎。②大大提高瞭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方面使社會生產總量、剩餘價值量以及資本積累量都大大增加,為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創造瞭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又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同樣的生產規模所需要的勞動力日益減少,特別是機器人的使用,導致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固然,新興的工業部門和“第三產業”將吸收一部分剩餘勞動力,但畢竟不能全部抵消由新技術革命所拋出的產業後備大軍。失業的增加不僅使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尖銳化,引起新的動蕩,而且還將使勞動人民的購買力減少,加劇瞭生產的擴大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從而使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趨於深化。

  在技術革命的雙重作用中,從長遠來看,加劇危機的作用將處於主導地位。因為,新技術革命將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飛躍發展,並大大推進生產社會化的進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支配下,雖然也可能進行一些局部的調整,但終究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無法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此,從發展趨勢看,經濟危機將不是趨於緩和,而是趨於嚴重。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隻要是資本主義制度存在,不管用什麼辦法去調節和制約這一矛盾,危機終究是不可避免的。危機和經濟周期是同資本主義制度共存亡的,隻有用社會主義制度去代替資本主義制度,才能最後消滅周期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瞭資本主義國傢內部的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同壟斷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加劇瞭發達資本主義國傢同發展中國傢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加劇瞭帝國主義國傢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瞭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經濟危機嚴重地破壞瞭社會生產力,每次危機都使生產倒退幾年甚至幾十年,為資本主義世界帶來莫大的災難。危機使社會財富遭到瞭巨大的破壞。在30年代的大危機中,被毀壞的煉鐵爐,美國達92座,英國為72座,德國為28座,法國為10座。1933年,美國有1040萬英畝的棉花被毀在地裡,巴西有2200萬袋咖啡被銷毀,丹麥有117000頭牲畜被消滅。這種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並未絕跡。例如美國在1973~1975年的危機中,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兩天內,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牛奶壟斷組織就把38000多加侖的優質鮮奶倒入水溝中。當千百萬人飽受失業痛苦的時候,當廣大人民仍在貧困線上掙紮的時候,資產階級竟如此毀壞由勞動人民辛勤創造的社會財富,這充分反映瞭它的腐朽性、反動性和歷史局限性。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如果一種經濟制度竟不知道怎樣來處置自己生產出來的‘多餘’產品,而在群眾普遍遭到貧困、失業、饑餓和破產的時候卻不得不把它們焚毀掉,那末這種經濟制度本身就給自己宣判瞭死刑”(《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282頁)。隻有資本主義制度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才能最後消滅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