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上獨立、實際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受帝國主義國傢不同程度控制的國傢或地區。它們之所以並未成為某一宗主國的殖民地,是由於帝國主義國傢之間在領土爭奪中矛盾尖銳,以及這些國傢和地區人民的反抗。

  在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典型的國傢形式不僅有兩大類國傢,即殖民地佔有國和殖民地,而且有各種形式的附屬國,它們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獨立的,實際上卻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附屬關係的羅網包圍著,半殖民地是其中的一種形式。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在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經瓜分完畢的時候,爭奪這些半獨立國傢的鬥爭一定會特別尖銳起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即1913年,屬於半殖民地國傢的有波斯、中國、土耳其等。英國和沙俄長期爭奪波斯。1907年和1915年英、俄兩次協議,將波斯南部劃為英國的勢力范圍,北部劃為沙俄的勢力范圍。德、英、法等國長期爭奪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土耳其參加德國方面作戰,戰後它在北非和西亞的屬國都被英、法、意三國所瓜分,本土則淪為半殖民地。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傢。這是由於幾個帝國主義國傢都想獨吞中國,但它們之間的矛盾使各自的企圖無法實現。同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進行瞭英勇鬥爭,並利用它們之間的矛盾使其野心不能得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結束瞭舊中國的半殖民地的地位。